MakerBot五代3D打印機全國首測(4)
從模型到實物:3D打印的難與易
使用像MakerBot Replicator五代這樣的3D打印機,能夠打印什么樣的模型?這是很多讀者關心的問題。MakerBot Replicator五代的成型體積長x寬x高為25.2x19.9x15.0厘米,長、寬和高任何一個尺寸不能超過規格,才可以打印。
使用FDM技術的3D打印機從下往上逐層打印出物體,每一層成型都要建立在前一層之上,因此底面大的模型更容易打印,相當于建立了大面積的“地基”。

而有懸空或者傾斜部位的模型則不容易打印,需要給懸空或者傾斜的部位添加支撐結構,在打印完畢后將支撐結構去除。

另一個打印中的要素就是模型大小,這直接關系到打印時間的長短。MakerBot Replicator五代的Z軸精度最高為100微米即0.1毫米,一個5厘米高的成品需要打印500層,打印時間之長可想而知;有較低的打印精度200微米、300微米可選擇,雖然提高了打印速度,但是降低了打印成品表面的細膩程度。
打印準備:打印平臺調平
MakerBot Replicator五代提供打印平臺輔助調平,操作更容易而且縮短調平時間。在控制面板上選擇打印平臺調平,會有相應提示,按照提示一步一步操作。

第一步,MakerBot Replicator五代先自動尋找中心點并調整距離。這里無需人工干預。


第二步,MakerBot Replicator五代打印頭移動到前調平點。注意到這時擠出頭的LED燈是熄滅的。

手工逆時針方向旋轉前調平點下方的旋鈕,直到擠出頭的LED燈亮起,前點調平完成。這一步驟在液晶屏上也有提示。


第三步,MakerBot Replicator五代打印頭移動到右側調平點,調平步驟與第二步相似,調整到擠出頭LED燈亮起。調平完成。

輔助調平功能提供了快捷而易用的平臺調平操作,并且擠出頭LED燈和液晶屏都給出調平提示。這一點是操作上的巨大改進,體現出MakerBot在這一代機型上對細節的關注。
(責任編輯: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