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美客龍承輝:做創客呢,最緊要的就是愛玩啦!
龍承輝算是“創客馬拉松”的老朋友了,作為樂美客高校計劃的負責人,早在上屆“創客馬拉松·華農站”上,龍承輝就以導師的身份參與了比賽。比賽結束之后似乎還沒過癮,所以硬創邦在即將開啟的創馬深大站,又邀請了他來擔當導師,并對他進行了一次專訪。
龍承輝
創客故事多
龍承輝是一個資深的“老創客”了,在五六年前的學生時代,龍承輝就開始了他的創客之路。據他講,那個時候“創客”的概念還沒有開始流行,大家只是憑著興趣做DIY。他本身是自動化專業的學生,對DIY這方面有著得天獨厚的專業優勢,所以也算玩得風生水起。
一次,一個廠家找到他,求他和他的小伙伴們一起幫忙做一個GPS追蹤儀,類似現在的智能手表、手環定位之類的東西,不過廠商要求的是做車載追蹤器,此前他們嘗試做過校車的追蹤器,技術上并不難,所以就應承下來了。此后就在宿舍畫板子、調程序,夜以繼日的忙碌。在他們那個時候,不用說創客環境,就連弄一塊好用的開發板都沒有現在這么便利,像樹莓派這個種類的易用的開發板成本高,渠道也不好找,所以他們只能到市面上買一些成本低的開發板來進行開發。開發板這東西,跟編程語言一樣,越底層、越基礎的東西,雖然靈活,但是非常復雜,無論是開發還是調試都非常麻煩,甚至連一些成型的模塊程序都沒有,代碼要手動一行一行的編。由于開發板成本低,還要考慮性能的問題。在克服了一系列困難之后,龍承輝終于完成了開發,一塊單片機、一個自己搭建的GPS追蹤模塊、一張SIM卡組成的追蹤儀就算完成了。
記者有些疑問,當時做這種東西的人非常少,為什么做出來沒有考慮商業化?龍承輝說,當時他們做的時候并沒有想著賺錢,只是為了好玩而已。
為了玩,他還在那個創客氛圍貧瘠的時候,參加過飛思卡爾的智能車比賽。當時并不像現在,智能車套件、模塊等物品在某寶上一搜一大堆,他們參賽的時候只能自己買一些零件,自己焊接搭建、自己調傳感器、自己寫代碼。說起這些,龍承輝顯得十分興奮。
“好玩”!這個詞對龍承輝來說似乎承載了他的創客之路。愛玩的他在學生時代碰見什么都想親手去嘗試一下。在大學的時候,他們所在的宿舍的用電是采用電卡制的,就是用一個類似紅外遙控的電卡去宿管那充值,然后回到自己房間的電表上進行充值。當時他突發奇想:能不能把電卡破解掉?這樣就能免費用電了。于是就和寢室的另一個小伙伴開始研究如何破解,最后,由于電卡加密的算法比較復雜失敗了。他笑著說:”其實也是膽子比較小,從來沒干過壞事,怕被學校發現,所以就放棄了。“但是他對這次破解電卡的經歷還是十分肯定的,他說在這個過程中,學到了很多東西,包括紅外的一些知識等等,為以后工作、做創客項目等打下了很多基礎。
想法比技術重要
龍承輝算是經歷了國內創客文化的發展與流行的過程,此前,創客是個很小眾的圈子,直到近兩年才有所壯大,今年年初,李克強總理南下視察了“柴火空間”,才讓更多人了解了“創客”這個詞。
龍承輝說,大部分人還是對創客有誤解,很多人并不了解創客=Maker,而是認為創客的“創”就是創業的“創”,包括之前看過很多媒體報道過類似的新聞,標題寫著“90歲老創客……”,然后饒有興趣的點進去一看,原來是一個90歲的老人開了個店賣泡菜創業,這確實讓人很無語。這就是創客圈子發展緩慢的原因之一。
另外,龍承輝表示,國內創客環境不好還有一個原因,就是創客圈的思維習慣不一樣,很多東西到了國內就變了味了。“在國外,很多創客都有查wikipedia來學習的習慣,然后論壇上與人分享討論,而國內這種氛圍就非常少,就算在論壇上,大多數人也是習慣做“伸手黨”,我需要什么代碼,你給我發過來,然后留下一個QQ郵箱……”
龍承輝說,樂美客目前正在嘗試去做一些努力,試圖改變這些現狀,讓有心學習的人能夠自主尋找資料,讓有技術的人學會分享,這樣創客圈子才能活起來。
樂美客龍承輝:做創客呢,最緊要的就是愛玩啦!龍承輝認為,創客應該更純粹一些,腦洞開的要大一些,不要去總考慮商業化。
他說,拿現在圈子里的一些比賽來說,那些參賽的學生腦洞開得還不夠大,市面上有什么東西他們就做什么,智能家居、智能監控……這些東西都做爛了,都是他們在五六年前玩過的。雖然現在都提倡“站在巨人肩膀上前進”,但這些學生做的東西并不是“站肩膀”,而是在重復的造輪子。真正的“站在巨人肩膀上”不應該是利用“技術”地站,而是要在“想法”上站。
他給記者舉了個例子,現在有很多學生在參賽時做的一些智能硬件,雖然看上去很實用,但并不是學生真正能完成的東西,比如說做智能家居,一個好的智能家居如果在不改變家電內在構造的情況下完成是不太可能實現的,單個家電還好說,現在很多學生創客動不動就要做一整個智能家居系統,技術上是可以實現,但需要很多時間和精力,并且也沒有新意,不炫酷。拿一個臺燈來說,他碰見過一些創客團隊做智能臺燈,能夠助人睡眠、語音控制、燈座上能顯示時間等等。他說這種技術上難搞不說,更不好玩,“在臺燈上做語音識別,難道我半夜起床上廁所也要說句話嗎?這樣會吵到一起睡覺的人的”。他給出建議,莫不如做一個能顯示時間的投影燈,一打開開關,就把時間投到天花板上,這樣人躺著就能看見幾點,又實用又炫酷。
在聊天中,龍承輝不停的提起“炫酷”這個詞,他說一個創客,如果剛開始做產品就要對它的商業化需求做考量,那么產品一定是無趣的。莫不如把腦洞開的大一點,做一些非常新奇,非常酷的東西。“產品要炫酷,腦洞要打開,越大越好,這樣就能想到別人想不到的東西。如果你能想到非常酷的東西,那么在其中想到實用的點子也完全不成問題,做出來的東西才會既好玩又不脫離實際”。
最后他說:創客這個圈子如果想發展起來,一定要是“玩的人大于創業的人”,創業者畢竟是少數。玩的人基數多了,從眾多創客中也肯定會出現引領科技潮流的產品,這正是推動創新發展的好事。
跟龍承輝的暢聊,讓記者想到了那部譽滿全球的印度電影《三傻大鬧寶萊塢》,里面的主角蘭徹說的一句話:追求卓越,成功就會如期而至。雖然這碗雞湯不太現實,但龍承輝的理念跟蘭徹還是有些相似,創客需要的是興趣,不是功利。
(責任編輯: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