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園創客課程只追求高大上?效果或適得其反
現在提到“校園創客空間”不再陌生,但由于許多學校開展的課程會選擇比較復雜的機械工程類,看上去會顯得很“高大上”,但同時也會造成一種誤解——創客教育只跟復雜的工程學知識有關,還要物理、數學學得好的才能參加。但學校引入創客教育的出發點在于面向所有學生培養良好的創新思維,這種固化印象反而會讓許多學生望而卻步。因此,學校需要重新審視,開發更多低門檻的趣味創客活動,改變過去創客空間=理科教育的錯誤認識。
創客課程還能開發什么低門檻活動?
要回答這個問題必須先厘清,學生的創意從腦海到實體化可以借助哪些工具。過去學生可能是用筆在紙上涂鴉,但這種效果始終不夠直觀。隨著3D創意設計軟件的低齡化和3D打印技術的成熟,學生們也可以通過如3D One等青少年三維設計軟件,輕松把創意變成更真實的3D模型。正如中國教育學會青少年創新思維教育研究中心理事長李亦菲所說:“創新的源泉在于多元化的拆分和組合,三維創新設計教育是開啟創新之門的鑰匙”。
3D創意課不限學科知識,無論哪個年齡層的學生都愿意參與,因為它等同于升級了手上的紙跟筆,就像畫畫一樣輕松。同時它能開發學生的創客思維,是因為學生的創意不只是紙上的亂涂鴉,而是能進一步變成立體的,可供打印為實物的3D模型。
3D創意課程還能這么萌趣?
3D創意課引入到創客課程體系后,要怎樣設計才能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同時又具有創客教育意義呢?來自江蘇無錫市河埒中學的蔡樺老師在i3DOne青少年三維創意社區分享的兩套萌趣課程,正好切合了這兩個需求點。
1. 可愛、輕松的卡通外形,一下子抓住學生興趣點。蔡老師開發的《森林大聚會》課程將動物進行了非常可愛的擬人化,不再是冷冰冰的工程學知識,減少了學生的疏離感。并且通過增加了故事情節增加對角色的代入感,學生主動參與的意愿就會更強。

圖 《森林大聚會》部分創客課程展示
2. 鼓勵學生的自由創意組合。除了模型設計的趣味性,蔡老師編制的《華麗的露天舞臺》課程主要采用一種開放式的思路,引導學生設計具有自己特色的舞臺元素,然后進行自由組合,最后每個人的舞臺創意效果也不一樣。這樣的課程教育可以告別標準答案,讓創意思維變成學生的一種思考習慣。
圖 《華麗的露天舞臺》部分創客課程展示
3D創意設計作為創客教育的基礎環節,非常合適與機器人、Arduino、手工課等進行融合,為校園的創客課程類型開拓更多跨界的可能性,但這不代表要學習各種復雜的科學技術,畢竟現階段創客教育在中國學校更需要的是大面積普及,才能為未來實現“眾創”打好教育基礎。
(責任編輯: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