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D打印機打印模型時的四大技巧
凱西.赫爾特格倫(KacieHultgren,PrettySmallThings創辦者)是一位百老匯的舞臺設計師,她利用自己的3D打印機制作了一些等比例縮小的模型并且運用在舞臺設計上,其中包含令人驚嘆的零錢包和拉鏈包,她也是《2014年3D打印終極指南(2014UltimateGuideto3DPrinting)》這本書的測試團隊成員之一。
近日,凱西發布了一個視頻,在里面總結了在制作用于打印的3D模型時需要注意的10條準則,相信會對一些剛剛接觸3D打印的愛好者們有所幫助。
1、45度法則
記住45度法則。任何超過45度的突出物都需要額外的支撐材料或是高明的建模技巧來完成模型打印,設計你自己的支撐或連結物件(錐形物或是其他的支撐材料),并將它們設計進你的模型之中。
2、盡量避免在設計時使用支撐材料
雖然支撐用的演算法隨著時間一直在進步,但是支撐材料在去除后仍會在模型上留下很丑的印記,而去除的過程也會非常耗時。盡量在沒有支撐材料的幫助下設計你的模型,讓它可以直接進行3D打印。
3、盡量自己設計打印底座
善用“老鼠耳朵(mouseear)”。“老鼠耳朵”是一種圓盤狀或是圓錐狀的底座,把它們設計到你的模型之中,不要使用軟體內建的底座模型。東尼.布塞爾(TonyBuser)的“火箭尾翼(MouseEaredRocketFincan)”和凱西的“溫莎椅(WindsorChairs)”都是善用這個設計巧思的杰出例子。不要使用內建的打印底座(raft),它會拖累你的打印速度,此外根據不同軟體或是打印機的設定,內建的打印底座可能會難以去除并且損壞模型的底部。
4、了解自己打印機的極限
了解自己模型的細節,有沒有一些微小的凸出物或是零件因為太小而無法使用桌面型3D打印機打印呢?在你的打印機中,有一個很重要但常常被忽略的變數,那就是線寬(threadwidth)。
線寬是由打印機噴頭的直徑來決定的,大部分的打印機擁有直徑是0.4mm或是0.5mm的噴頭。事實上,3D打印機畫出來的圓,大小都會是線寬的兩倍。舉例來說:一個0.4mm的噴頭畫出來的圓最小直徑是0.8mm,而0.5mm的噴頭畫出來的最小直徑則是1mm。就像凱西在影片里說的基本原則:“你能創造的最小物件不會小于線寬的兩倍。”
(責任編輯: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