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形機器人“加速進化”,未來路在何方?
時間:2025-04-17 11:12 來源:中國發展改革 作者:admin 閱讀:次
中新社北京4月16日電 (記者 陳杭)15日至16日,第二屆中國人形機器人與具身智能產業大會在北京舉辦,以“競逐人形具身萬億賽道·重塑未來產業新紀元”為主題,多位專家學者及企業代表共論技術突破、場景落地與產業協同。
具身智能被認為是新一波人工智能(AI)浪潮中的重點方向,今年首次被寫入政府工作報告。清華大學交叉信息研究院助理教授、北京星動紀元科技有限公司創始人陳建宇表示,人形機器人是具身智能的最佳承載形態與通用機器人的終極形態,具備“低成本適配、易交互、易擴展”等優勢。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教授王田苗指出,AI大模型賦予了人形機器人更大的想象空間。技術層面,人形機器人正實現從減速器、電機、控制器等“老三件”,到全電驅動一體化關節、空間智能與具身模型、數據生成與驅動等“新三件”的進化。
在具身智能領域,高質量的訓練數據成為人形機器人成功完成任務的基礎。北京人形機器人創新中心CTO唐劍指出,真機數據采集成本高、規模小,仿真數據采集成本低、易擴展,但作用待驗證。因此,虛實數據結合是具身智能的正確打開方式,少量真機數據加上一定比例仿真數據,算法成功率有顯著提升。
從工業制造、倉儲物流到救援演練、智能家居,在技術迭代的轟鳴聲中,人形機器人加速“跑入”多元應用場景。
中國工程院院士、華中科技大學機械科學與工程學院教授陳學東指出,從場景復雜度與運動控制能力來看,人形機器人將首先進入工業制造、商用服務等場景,環境相對可控且標準化程度高;其次是政府和科研、教育院校等場景,替代人工在危險惡劣環境下執行任務;最后是家庭用戶等場景。這需要人形機器人適應復雜空間環境,且具備靈活控制、多功能人機交互能力。
大會上發布的《2025人形機器人與具身智能產業研究報告》提出,具身智能的一個重要發展方向是加強與人類的合作能力。展望未來,具身智能安全交互能力將逐步得到強化,優先識別和預判潛在的安全威脅,并在與人類的交互中實時進行監控和調整,確保人與機器之間的互動安全。
在南京航空航天大學教授、南京神源生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戴振東看來,未來人形機器人將進入千家萬戶,成為人類的好伙伴。為此,需要加強供應鏈與產業鏈協同,推動人形機器人實現降本量產;聚焦場景應用落地,持續迭代產品功能,實現差異化競爭優勢;加強國際交流合作,實現平臺和標準國際化,助力人形機器人走得更遠。
(責任編輯:admin)
最新內容
推薦內容
熱點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