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維度觀察:3D打印義齒,質優價廉,大有可為
時間:2017-03-17 23:06 來源:中國3D打印網 作者:中國3D打印網 閱讀:次
在我國,有94%的人口存在牙齒問題,十個人中就有1個人安裝了假牙,年均假牙消費量達8165萬顆。目前市面上,假牙(又名義齒)的制作主要采用傳統人工鑄造和CNC切削加工制作方法。人工鑄造:過程慢,返修率大;CNC制作:成本高、精度低。隨著3D打印技術的普及,3D打印對義齒制作的應用也正蓬勃興起。那么義齒3D打印技術與傳統鑄造究竟有什么區別?3D打印技術對義齒的制作又有什么突出性的作用呢?對此,我們進行了調查,請看大屏幕(假裝有)
目前,市場上主要的義齒3D打印是采用激光選區熔化技術,針對金屬粉末進行選擇性激光熔化使之層層堆積成形

維度一:質量
傳統鑄造法是以人工為主導,由人工誤差、蠟型制造、內冠熱加工等造成的縮孔變形、沙眼多,不斷返修等問題無法避免3D打印,數字化操作模式,消除了人為誤差,精確性更高,抗拉強度為1100Mpa“ [size=14.1474px]維度二:成本
這里,以永年激光生產的YLM-120設備為例。(不要走開額,我只是順便打個廣告的)
成形空間:120mm*120mm,一次可以打100顆牙,需要5.5h,按進口粉價格4000/kg,1kg粉可以打印600-700顆牙,單顆成本約為5-7元;傳統鑄造單顆成本約為20元“
維度三:效率
傳統鑄造

依賴人工操作,近30道工序,制作過程繁雜
3D打印

數字化操作,工序只需3-5道,大大縮短了義齒制作周期以制作全口義齒為例:傳統鑄造:3-7天3D打印:1-2小時
維度四:患者體驗
數字化口腔掃面替代了咬牙模,患者沒有不適感,并且無需多次造訪牙科醫師,縮短了療程。沙眼、變形、重復返修直接降低口腔患者佩戴舒適度,出現假牙松弛、易脫落。3D打印治療方案先后采用口掃儀器得到患者的口腔數據,通過計算機分析數據,設計治療方案,義齒3D打印直接成形,簡單后處理再上瓷。全程以患者的精確數據為載體,提高了義齒制作的良品率,患者佩戴更加舒適。
維度五:醫生體驗
醫生通過數字化口腔掃描儀和錐形束計算機斷層掃描(CBCT)成像替代了傳統的多次診療采集患者數據,制作口腔牙模的方式,并按患者的需求進行個性化修飾,減少了醫師的工作負荷,提高了診療的“安全性”,在數字化資源共享下,實現“經濟化”診療。3D打印技術在義齒生產上的應用:用自動化科技技術替代了大量的人工操作,使得一顆義齒蛻變成擁有高科技,低成本,高質量的 “優秀義齒”
(責任編輯:admin)
最新內容
熱點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