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近江淮汽車:看民族汽車品牌如何利用3D打印轉型
安徽江淮汽車股份有限公司早在2002年就已經引入3D打印技術,這項技術的引進成功參與并推動了江淮汽車從單一卡車制造商到綜合性汽車制造商的重大轉型。安徽江淮汽車的前身是1964年成立的合肥江淮汽車制造廠,中國第一臺真正意義上的客車專用底盤曾在這里誕生,中國輕卡轎車化潮流也是從這里萌發。在3D打印等新技術的推動下,江淮汽車這個古老而年輕的民族汽車品牌正煥發著勃勃生機。
節約研發周期,和時間賽跑
查看3D打印樣件、處理數據文件、檢查設備參數……每天,江淮汽車技術中心產品造型一部技術經理胡鵬都會例行來到造型車間的3D打印室處理工作,這里有他的老伙計——一臺已經整整服役13年的聯泰RS600SS 3D打印設備。從2002年一手籌備3D打印工作室并引入3D打印設備以來,胡鵬和這位親密盟友就一直奮戰在造型部一線。從他手下出爐的3D打印樣件可以說不計其數。有人甚至開玩笑地說,他可能是“國內操作同一臺3D打印設備時間最長的人”。
據胡鵬介紹,江淮汽車接觸3D打印技術之際,正是在江淮汽車重要的轉型階段,即從原來單一做卡車的公司向卡車和乘用車一體的綜合型制造商轉型。由于原來卡車控制的精度和模式相對來說比較“簡單和粗暴”,而乘用車在細節和品質方面需要有一個很大的提升。基于這樣的前提,江淮在2002年開始逐步引入3D打印技術。
眼前這臺成型尺寸高達600mm x 600mm的安靜的大家伙,除了2010年進行過一次整體保養維修后,一直兢兢業業工作至今,胡鵬對它也深懷感情。“我認為當時的這臺設備是我選的比較成功的一臺設備。”
“聯泰公司是3D打印行業的先驅者,十幾年來一直致力于技術的研發及運用,他們生產的設備性價比高,比國外的便宜一半以上,可是穩定性和精度卻很接近。”接觸3D打印十余年,胡鵬對技術原理了然于心:“這臺設備采用了高脈沖頻率的固體激光器、真空吸附刮板、比利時materialise公司的Magics RP數據處理軟件、美國DSM Somos公司提供的樹脂,保障了設備十幾年的高負荷穩定的運行,同時自動工藝參數調整、在線激光功率檢測,掃描速度實時調整,使得設備成型質量很高,機器的穩定性也很好。”
(責任編輯: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