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AI開源大風刮到自動化3D模型生成平臺,ZOO開源了,全免費3D打印建模時代來得...
時間:2025-03-05 10:28 來源:南極熊 作者:admin 閱讀:次
導讀:隨著人們對生成式人工智能 (AI) 的興趣不斷增長,可實現文本轉 CAD文件的軟件平臺也開始不斷涌現。這些工具允許用戶通過簡單的文本提示創建可 3D 打印的 CAD 文件,從而使增材制造更加普及。
隨著Deepseek開源,字節跳動、昆侖萬維、百度文心一言等陸續推出開源AI大模型,2025年3月5日,這個開源之風,也席卷到AI自動生成3D模型領域。


另一家活躍于文生3D領域的公司是Zoo,這家位于洛杉磯的軟件開發商提供CAD 建模應用程序、GitHub 的模型比較擴展以及AI 驅動的文本轉 CAD 工具。后者是一個開源平臺,可根據簡短的文本提示生成 CAD 文件,利用公司KittyCAD設計API和 ML-ephant 機器學習API。它們通過以編程方式分析訓練數據來創建可打印的 3D 模型。

△Zoo 文本到 CAD 用戶界面。圖片來自 Zoo
KittyCAD 是Zoo公司 2021 年成立時的原名。然而,2024 年 1 月,這家加州科技公司更名為 Zoo。據聯合創始人兼執行董事長喬丹·諾恩 (Jordan Noone) 稱,此舉是在客戶群出現分裂的情況下做出的。越來越多的開發人員利用設計 API 來構建專有工具,而其他用戶只對建模應用程序和文本到 CAD 功能感興趣。他在一篇博文中表示:“這給我們帶來了挑戰——這兩個客戶群體正在尋找非常不同的東西。”
航空航天制造商Relativity Space的聯合創始人兼前首席技術官 Noone解釋說,Zoo 現在是公司的主品牌,KittyCAD 仍是其旗艦設計 API 的名稱。
Zoo 的 AI 文本轉 CAD 平臺
Zoo 數字設計生態系統的核心是免費、開源的 Text-to-CAD 平臺,可以將簡短的文本提示轉換為 3D CAD 模型。這些模型可以導出為 STL、PLY、OBJ、STEP、GTLF、GLB 和 FBX 文件,可用于 3D 打印或在外部 CAD 軟件上編輯。平臺要求用戶避免提示模糊和含糊的概念。它也僅限于單個對象,尚無法處理組件。鼓勵用戶描述可以用幾何形狀表示的對象,并通過清晰地概述尺寸、形狀和特征要求來“盡可能明確”。
當給出一些模糊的提示,如“制作一個經典的 3D 臺式機”、“為摩托車制作一個前制動盤進氣口”和“為汽車制作一個方向盤”時,這些要求得到了證實。這些模型要么非常簡單,要么根本就不符合目標形狀。值得一提的是,當最初進入公眾視野時,基于圖像的生成式 AI 工具會產生大量遠非照片般逼真的圖像;AI 文本到 CAD 可能會走上類似的道路。

△由Zoo 的 Text-to-CAD 工具生成的 3DBenchy CAD 模型。圖片來自 Zoo。
然而,當我們改進提示以包含更多具體細節時,我們取得了更好的結果。例如,“制作一個直徑10 厘米、齒數為 20 的斜齒輪”可以制作出更好的零件,如果用 3D 打印出來,它可以發揮作用。 據報道,Zoo 的機器學習模型會根據用戶輸入進行微調。據 Zoo 稱,這讓設計師能夠利用現有數據并創建專門的 Text-to-CAD 生成器,而無需構建或維護自己的基礎設施。展望未來,這家科技初創公司計劃讓用戶能夠根據專有數據集微調 Text-to-CAD 以供專用。

△使用Zoo 的文本轉 CAD 工具生成的斜齒輪 CAD 模型。圖片來自 Zoo。
KittyCAD 變成 Zoo
KittyCAD 于 2021 年成立,旨在開發硬件設計的軟件和 API,致力于打造“未來的 CAD:完全可編程、用戶友好、多線程且快速”。這家初創公司得到了 Noone 的深度科技風險投資公司Embedded Ventures的支持,聲稱自己是“世界上第一家也是唯一一家為互聯網構建硬件設計基礎設施的公司”。除了 Embedded 領投的種子輪融資外,KittyCAD 還參與了NVIDIA 的 Inception 計劃。計劃旨在幫助初創公司在產品開發、原型設計和部署過程中實現增長和創新。它讓初創公司能夠接觸 NVIDIA 的專業知識,同時促進與風險投資家、AI 組織和行業專家的聯系。
在 KittyCAD 2024 年品牌重塑和 Zoo 推出期間,這家新面貌的公司還推出了機器學習 API ML-ephant。據報道,界面通過“從設計意圖到 CAD 模型的捷徑”彌合了機器學習與硬件設計之間的差距。它使用公司的專有數據進行訓練,并使用 KittyCAD Design API。它基于 Zoo 的 GPU 原生幾何引擎構建,允許機器學習 API 通過以編程方式分析訓練數據來生成 CAD 文件。

△RelativitySpace 聯合創始人兼前首席技術官喬丹·諾恩 (JordanNoone) 與星際之門 3D 打印機合影。照片來自Relativity Space
人工智能 3D 打印軟件
文本轉 CAD 工具是增材制造領域一個日益流行的主題,它讓那些數字設計經驗最少的人也能創建 3D 可打印模型。今年早些時候,人工智能軟件初創公司Backflip在籌集了 3000 萬美元的資金后成為頭條新聞。這款新的生成式人工智能工具由首席執行官 GregMark 和首席技術官 David Benhaim 創立,可以將圖像和文本提示轉換為 3D 可打印部件。
據報道,新平臺得到了風險投資公司NEA和Andreessen Horowitz (a16z) 的支持,允許設計師在幾分鐘內創建復雜設計的高分辨率模型。生成后,文件可以用金屬、碳纖維或塑料進行 3D 打印。據 Mark 稱,Backflip代表著“將設計和制造帶回美國的巨大飛躍”。此前,Bambu Lab推出了基于AI 的 3D 模型生成器PrintMon Maker。這款免費工具可通過MakerWorld獲得,用戶可以根據文本和圖像提示創建可 3D 打印的 Pokemon 風格角色。工具集成在 Bambu Lab 的Bambu Studio軟件中。因此,生成的模型可以直接導入切片機而無需調整,從而針對多色 3D 打印進行優化。
此外,3D 打印材料專家polySpectra提供neThing.xyz。這款由 AI 驅動的生成設計工具允許用戶使用簡單的提示創建可 3D 打印的 CAD 文件,旨在使 3D CAD 創建更加容易,從而降低增材制造的準入門檻。
(責任編輯:admin)
最新內容
熱點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