或許你只聽過3D打印 但哈佛大學已做出4D打印
哈佛大學材料學家珍妮佛·劉易斯(Jennifer Lewis)帶領的一支團隊開發了“4D”打印技術。利用這種打印技術制造的扁平狀物體在泡水后可以變為復雜的形狀。在演示中,劉易斯的團隊打印了一個精美的圖案。未來,這可能意味著一種新的基礎技術,將帶來許多實際應用。這并不是我們首次聽說4D打印。“4D打印”的定義是,可以對被打印物體進行“編程”,使其未來發生形狀的改變。
3年前,麻省理工學院建筑系科學家斯凱勒·提比茨(Skylar Tibbits)在TED演講中介紹了這一概念。提比茨發明的工藝需要采用兩種材料,包括一種剛性材料,以及一種能在水中延伸的柔性材料。
劉易斯的團隊采用了單一的新材料,實現了一種更簡單的工藝。這種新材料是一種膠狀物質,其中包含微小的纖維。根據不同排列方式,這些纖維的硬度以及水溶性程度會發生變化。研究人員利用這樣的特性進行“編碼”,使打印出的物體可變為更復雜的形狀。
劉易斯指出,通過這種新工藝,配合不同的水凝膠墨水,可以讓打印出的物體對其他催化因素,例如陽光,做出反應。此外,這些纖維還可以被替換為導電材料,從而用于開發電子設備。
這種工藝對于人體組織工程來說可能很有用。不過這并不意味著“替代器官”即將成為現實。如果希望開發出“替代器官”,那么一項重大挑戰在于需要開發3D支架,用于新細胞和組織的生長,以修復損壞的人體器官。劉易斯表示,該團隊已在實驗室中嘗試,在扁平框架內進行細胞生長,隨后再改變組織的形狀。
(責任編輯: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