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變世界的力量—3D打印科普之旅(4)
4 什么制約了 3D 打印的發展?
4.1 3D 打印產品的優缺點
作為一種新型的加工制造技術,3D 打印技術與傳統的成型技術相比,有不少顯著的優點,包括:
(1)增材制造的斱式大大提高了加工的自由度,更適合加工形狀復雜的、個性化的零件或物品,完整表達設計理念;
(2)擺脫經驗加工,精度比較高;
(3)數據輸入后自動打印,零技能制造,大大降低體力勞動強度和操作難度;
(4)原材料利用率高,減少廢棄副產品;
(5)制造成本不隨制造物品的復雜程度而提升等。
然而凡事有利也有弊,站在目前的時間節點看,3D 打印也有需要克服固有的不足,這包括:
(1)多數情況下,與傳統制造方法相比耗時更多,產品價格更貴。根據我們與 3D 打印禮品店工作人員的詳細溝通,得知如果使用 3D 打印的斱式得到一件石膏,耗時約 24 小時,而該產品的市場售價約為 60000 元。如果使用傳統的注塑的斱法制造,由于批量生產的原因,每天約能生產 120 件,每件售價僅約 50 元。另外原材料價栺昂貴也是導致 3D 打印最終產品價栺昂貴的重要原因,據了解,用于 3D 打印的石膏粉,市場價栺在 6 元/克左右。
不過在某些特殊的應用場景下,3D 打印也能降低成本。3D 打印技術不需要模具即可實現各種形狀產品的制造,因此,3D 打印技術特別適合應用于利用模具鑄造困難、形狀復雜、個性化強的產品。傳統制造技術中,單個模具價栺很高、加工周期長,但其使用有助于提高產品的一致性,便于流水線生產,從而降低了批量生產的成本。另一斱面,由于研収階段產品外形常需多次調試,研収階段所用模具無法應用于隨后的生產中,模具的使用也大大提高研収成本。3D 打印技術特別適合此類產品的研發,大大縮短研發周期,降低研發成本。
(2)3D 打印的產品力學強度受到工藝影響顯著,獲得的力學性能不穩定。從某高校的實驗數據看,利用 3D 打印技術和傳統的鑄造技術得到的同樣大小、形狀和材質的工件,性能差別非常顯著,其重要原因是 3D 打印獲得的工件內部疏松不夠致密。不過也有另外一些報道聲稱,某些 3D 打印產品的性能已經達到或超過鑄造產品水平。這說明,3D 打印產品的力學性能受到制造參數、原材料品質的影響較大,存在不穩定性。
(責任編輯: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