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效解決3D打印拉絲問題,從硬件軟件兩手抓
隨著3D打印在國內很多領域應用越來越廣泛,相應的,使用3D打印機過程中遇到問題的人群也更多了。很多新手在嘗試時會遇到拉絲的現象,如果3D打印機打印的模型有幾個部分之間存在很小的間隙,或者模型有很復雜的曲線,打完后你會發現連接處有很多的絲,往往需要我們用工具小心的處理干凈。那么有沒有好的辦法來避免這樣的事情呢?
首先給大家普及下,什么是拉絲現象?
在3D打印的過程中,打印頭需要不停地運動,在打印頭從A點運動到B點的過程中(注意:打印頭只是單純從A點移動到B點,而不吐料進行實質性打印,英文叫做travelmove)。打印頭很容易因材料沒有完全固化,而在A點與B點之間中拉出一部分絲線,也就是所謂的“拉絲現象”。
如果是在模型內部出現拉絲現象,并不會在外表上看起來不美觀。但是如果模型表面出現拉絲現象,就會非常影響觀賞。
那么怎么避免討厭的拉絲現象呢?
想要完美的解決物件間的吐絲問題。相信大家都能想到的是給送料管變短或者是給輸送的料往回拉點,這樣打印頭在移動的時候,有充足的時間回到另個點上,可以很好的減少拉絲出現的情況,第一種是把把送料管的距離縮短,如果送料器在邊緣,請挪到中間去。
再市場上找那種內徑為3.3MM的塑料管,一般是液壓設備那會賣。之后要處理的盡量短一些。
短的目的是防止了料在軟管內彎曲,這樣回退料時,會減少延時,瞬間回退。把塑料管的掐口換成全鋼的,增加對塑料管的固定強度,這樣瞬間回退時,塑料管不會與這個鋼的掐口有相對運動,老式銅的 有些會有這種現象,仔細觀察會發現,有一點點運動,在回退料時都會有延時,延時超過0.05秒,都會出現當料沒完全回退到位 打印頭就開始移動,這樣物件與物件間,就會產生細絲連接。
第二步,在噴嘴內加個小銅件
截斷成小段,要中間那部分,長度要1.1厘米,也要根據自己的噴嘴長度來定,盡量讓這個小件在噴嘴內有上下活動的空間。
把這個小件一頭磨光為平頭,一頭磨光為內錐角。平頭向內,內錐角向外安裝進去,之后放入噴嘴內部,要求是活動的,可以靈活倒出。
之后再把噴嘴安裝回去就可以了,打印時用速度60 ,回退距離6最好,打印時就連1MM物件
的間距之間都幾乎看不到吐絲現象。
原理是這個小銅件在噴嘴內可靈活上下運動,打印時,當回退時,回退的料會把這個件一同向上拉,這樣在 小銅件與噴嘴出口處的料也會一同向上拉,所以噴嘴出口沒有殘余料往下流。因為噴嘴內空間很大 原來不加銅件的方式 只有料中心回退 而周圍的料繼續向下走 所以有吐絲現象。
還有一種方法就是在切片軟件中的“回抽設置”功能,可以幫您解決。很多人用切片軟件用了很長時間,還對這一功能不太熟悉。“回抽設置”功能可以有效地避免模型表面產生的拉絲現象,提升打印質量和成型效果。下面我們來為您介紹:
“回抽設置”功能是怎么幫助我們解決拉絲現象的呢?
3D打印機(www.hori3d.com)的打印頭由于提前回抽了一部分的材料,能有效避免已經暴露在外的材料因未完全固化而在運動過程中產生拉絲。
------------------------------------------------------------------------------------------------
既然“回抽設置”,能幫我們有效地避免拉絲問題,那么,我們應該怎么操作切片軟件中的“回抽設置”功能呢?
-
首先,要選擇一款切片軟件。(下面以弘瑞切片軟件為例為您展示)
-
其次,打開切片軟件,可以發現“切片設置”中有一項叫做“回抽設置”。
-
再次,選擇“僅模型外部回抽”,設定一定的回抽距離。
操作好“回抽設置”這一功能,再進行實際的模型打印,觀察成型效果,是不是像下圖這個模型一樣完美。
更多3D打印相關資訊請關注公眾號:弘瑞3D打印或者Hori3D_Printer
(責任編輯: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