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26歲的成都創客成功拿到500萬元天使投資-從電路板起跳到3D打
6月2日上午10點半,成都市武侯區青年創業園5樓,兩個想尋求合作的人正在等待成都智能盒子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張明。
此時,張明正在跑上跑下處理一單從深圳過來、寄錯了的3D打印機樣品。前一天晚上10點,他才從重慶回到成都。再之前幾天,他輾轉南京、杭州、北京,參加創客活動。
1989年出生的張明,迎來了自己最忙碌的時期。
創客變身創業者
在離張明辦公室10米遠的一間小房間里,他向記者展示了存放的200多種“板子”和傳感器!澳隳芟氲降娜魏喂δ埽旧隙伎梢栽谶@里找到!
開源電路板,是張明從創客走向創業的起跳板。
由于畢業之后不想去找工作,加之自己癡迷于玩電路板、喜歡鼓搗新東西,張明決心走上創業之路,“當時并沒有清晰的目標,也沒想一定要干成什么事”。
一開始,張明和團隊選擇的方向是機器人,但機器人的研發綜合程度高、難度太大,最終失敗。隨后,做開源電路板便成為很自然的事,“對創客而言,電路板是做任何東西都需要的,也是自己最熟悉的!
盡管并非一帆風順,但他的這家公司已是全國第三大開源電路板供貨商,目前內銷外銷各占一半。而排在其前面的是深圳、上海的兩家公司。
隨著研發團隊的充實,張明在開源硬件之外又成立了一家生產3D打印機的公司——成都墨之坊,也是目前國內屈指可數、能實現從研發到生產制造全過程的公司。7月,公司最新研發的3D打印機,將登錄全球最大的眾籌平臺Kickstarter,接受全球用戶和愛好者的檢閱。
在“交學費”中成長
作為四川第一批創客,張明在開公司的同時,于2012年初創辦了四川乃至西南地區首家創客空間——成都創客坊。但他始終認為,“有一部分創客最終可能會創業,但創客不等于創業。”
去年3月,張明將公司首臺自主研發的3D打印機,放上國內知名眾籌網站“點名時間”,原定一個月眾籌100臺的目標,只用兩天就超額完成,眾籌到資金23萬元。但隨后的進展,卻不如想象中順利。
由于缺乏生產制造經驗,公司原定于去年7月的首批打印機交貨時間,被推遲到10月。
“這是我們必須要交的學費”,張明很清楚,他所熱愛的硬件創新,無法像做一款手機APP一樣,研發完成就幾乎等于創新完成。一款3D打印機的樣品做完,才只是其工程化和產業化的開端。傳統制造業里會遇到的供應鏈、流程控制、物流成本的問題,他一樣會遇到。
當然他更看好創業的前景,“這是未來制造業轉型升級的一部分”。張明告訴記者,在深圳,過去大型電子代工廠鼎盛時期留下的廠房和公寓,現在很多已被各種各樣的硬件創業公司占領。
他認為成都同樣有機會。豐富的技術人才和深厚的文化底蘊,孕育了適合極客、創客生長的土壤。目前存在的供應鏈問題,可以通過部分本土配套,以及跟深圳的合作來解決,“500個開源電路板,20多元錢就快遞過來了。”
不久前,張明拿到500萬元天使投資,讓他可以去尋找更有生產制造經驗的員工。投資人還幫張明聯系了相關制造業工廠學習,公司的研發和生產團隊過段時間就將前往浙江。2015年,張明的目標是將兩家公司的銷售收入提高到1000萬元以上。
(責任編輯: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