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么成功的是別人,而不是我們?
身為一個在互聯網混跡多年的普通人,至今可以說一無所成——自己搗鼓的站點沒有一個成功,雖然優化過幾十個網站,情況現在還算湊合,但是根本不值一提。有時候在想,自己這么努力,為什么沒有成功,看到的成功案例是別人而不是自己的時候,總有些許無奈。年近30,在這一行竟然開始有些彷徨,有時在想是不是繼續做下去。
從去年開始,我就有時候在考慮要換工作,換工作的原因無非就是錢少任務重,自己干的不順心。最近終于有時間休息半個月,在這半個月里,給自己放松了一下,深扒自己的不足,讓自己看到了一個與自己想象中不一樣的自己。寫下文章勉勵自己,也和有同樣困惑的大家一起分享。
1、方向永遠是最重要的
給自己一個正確的方向,比努力可能更加重要一些。在剛剛進入互聯網這一行的時候,我開始學習了一段時間的html和asp,所以簡單的網站搭建和代碼修改都沒有什么問題。在一年多的時間里面,我在公司很多的時間都是寫代碼。
現在想一下這段經歷,沒有什么后悔和無奈,正是這段經歷讓我認識到自己在這一方向并不是十分專長。我對html的編寫還算不錯,但是在asp上面,明顯感覺腦子不夠用了,對于asp的掌握進展上非常緩慢。自己當時看過很多教程,慢慢學會了很多關于asp的東西,但是對于這個速度,我是真心接收不了的,可能是因為慢,或者是因為我真的不擅長這一行方向,所以才有了后來的向SEO方向的發展。
在SEO方面,剛開始自己在各個論壇上面看帖子學習,那時候的seowhy基本上都是講SEO知識的,那時候的落伍者的人氣比現在高的,那時候的A5論壇我幾乎是一個個帖子看下來的,一遍看不會就看兩遍,終于熬到了可以自己獨立優化網站。
在我做網站優化大約有兩年多的時間,在這一段時間里面,行業站、商城、企業站都優化過不少,有失敗的,也有成功的。在優化了二十幾個網站之后,自己的成就感越來越差,每天苦逼的些原創,發外鏈,研究用戶體驗,最后別人的網站優化上去了,但是自己卻連自己的推廣不出去。那一段時間自己的挫敗感是很嚴重的,有時候上班時間都是恍惚的。因為我覺得我可以去推廣別人的產品或者公司,卻永遠無法讓別人記住我,想象自己都會苦笑。
現在自己轉型開始做自媒體,雖然還沒有一個很明確的方向,但是最初我的想法很簡單,先把自己推廣出去,一個連自己都推不出去的人,說可以推廣別人的產品想想都會笑掉大牙。而且在網站優化上面雖然有一點經驗,但是總是覺得,在百度有些無恥的首頁展現自己5-6個產品的時候,對SEO的未來有些擔憂,畢竟一家獨大,畢竟百度做事一直可以很百度。
現在,我邁出了自己網自媒體方向發展的第一步,雖然前路艱難,但是不去做一下怎么知道是不是適合自己呢?
2、你沒有想象的那么努力
很多時候我們總會覺得自己很努力,我也一樣。
在我學習html的那段時間,自己去w3school把里面的教程看了一遍又一遍,挑燈夜戰,累了看一下窗外的夜景,當時覺得自己很努力。自己在學習SEO,把A5論壇、SEOWHY論壇、盧松松博客的文章一遍遍通讀,讀不懂的文章和帖子直到自己讀懂為止的時候,我覺得自己很努力。
現在想一下,自己當時真的是一直在誤導自己,也可能人都是這樣的,容易被自己的努力感動,而對別人的努力視若無物。但是自己的努力僅僅可能是比自己平時更努力,跟別人比,自己還遠遠不夠,甚至說的難聽一些,連個P都不是。
在網站優化上面,不知道在我手里那些沒有成功的案例很可能是因為自己沒有比競爭對手更加努力。每天發的原創文章少的可憐,外鏈的發布也從一開始的熱情滿滿到后來的草草了事,后來就不怎么上心。但是自己覺得心累,其實就是在為自己的不努力找借口。
沒有努力去計劃,更沒有努力按照計劃去實施,在執行的時候沒有去努力堅持下去。雖然一些網站貌似優化效果還不錯,但是這種不努力,或者說不夠努力的情況,才是我今天非常尷尬的主因。
所以,我根本沒有那么努力。
3、碎片化的知識太多,但不成體系
在前幾年,我一直覺得,多看一些東西是好的,多了解一些東西是好的,但是現在認真思考過之后,可能這樣說比較準確:碎片化的知識不一定要很多,系統的知識越深入越好一些。可能很多朋友不認同我的觀點,我詳細說明一下。
之前很長一段時間是這樣認為的:有自己不懂的知識一定要看,而且要知道,不然在和朋友聊天的時候,就缺少了很多談資。我在看一些新聞是短篇知識性的文章時,很多時候抱有這樣的心態。
但是這樣真的很可怕!
聽到一首歌,我叫不出名字,這沒什么好丟人的;你不知道你電腦的具體配置,也不用覺得不好意思。這并不是說不去學習知識,而是一些碎片化的知識,我們可以去接觸,但是真的沒必要因為一些碎片化的知識去學習一些對你幫助不大的東西,因為你的時間有限,可以去系統的學習你要專攻的部分。
而我們一些碎片化的時間和碎片化的知識很多時候造成我們對自己專業知識沒有深入體系的學習。而且知道越多碎片化的內容會讓我們誤以為我們很牛逼,我們自己就是百科全書!
在休息的這半個月里,我在想之前三年,我幾乎很少讀書了,除了幾本關于SEO方面的書籍,我甚至連一本書都沒有讀完。去年買的kindle也被我放在書桌里面吃灰。碎片化的知識太多,讓我們誤以為可以不用去讀書就能獲得很多知識。沒有安靜的讀一本書,你很難去對作者的思想有一個系統的認識,而碎片化或者快餐式的文章沒法讓你深刻的沉淀一些東西,而這些知識很多時候才是讓我們提升的關鍵。
現在說來可能你很難想象,這十幾天我已經讀了4本書,幾乎都是我的比較瑣碎的時間讀的。而讀書獲得的東西和我們通過互聯網的段文章獲得的很明顯的不同就是:一些文章讀過之后也就忘了,但是這4本書的很多東西我都沒有忘記。知識是需要沉淀的,而讀書是一個很好的途徑。而且很多時候讀書少是我們比較浮躁的表現,心靜不下來,總是想快點草草了事的讀完一篇文章,然后舒一口氣:我今天又看了好幾篇文章,自己還傻呵呵的樂,屁顛屁顛的以為自己正在通往專家的路上一去不復返。
所以,在知識的獲取上面,建議大家還是擠出自己的碎片化時間去讀書,讀一本好書,可能比你從幾百篇文章中獲得的知識多得多。
4、缺少持續下去的動力
我曾經做過一個博客,但是現在一年多沒有去搭理,域名也沒有續費就輕易放棄了。
在搭建這個博客之前,我信心滿滿,我要每天寫一篇原創的文章,讓自己的博客將來可以做到和盧松松的博客一樣成功。
寫出這些話是我真的想過,但是博客確實沒有做好。不怕大家笑話,在我們心里誰還沒想過將來和誰一樣成功這樣的念頭?肯定是有的,但是我們都沒有堅持下去,所以成功的不是我們。
為什么自己就沒有動力堅持下去呢,自己想了很多。在創建博客之初,自己就沒有好好的規劃博客將來的發展,寫原創性的技術性文章,但是寫了有四十多篇之后,就寫不動了,因為素材都被掏空了,感覺沒有什么可寫的了。
現在想來,這是一個和很多人一樣重復的失敗案例。做一件事情,建議大家要有好的心態,做好迎接困難和挑戰的準備。就像我的博客,在還沒有名氣的時候,肯定流量很低,這是正常的,但是我除了寫文章,卻沒有很好的辦法為博客吸引流量,寫的文章沒人看成了我最大的難題,雖然當時的博客在本地區SEO這個關鍵詞上已經排到了第一位。
而可以預見的是,即使我的博客有了流量,但是長久時間的不盈利不知道是不是還是會讓我失去了寫下去的動力。我也關注過很多博客,很多博主也是寫了一段時間之后就堅持不下去了,也正是因為如此,所以盧松松大哥的博客才顯得如此珍貴。
5、很少主動和別人交流,缺少人脈
在中學的時候,曾經有一個老師跟我說,人脈很重要,一定要多交幾個朋友!
自己其實是沒有很在意這句話的。說到自己現在的情況,其實跟自己很少主動交朋友,缺少人脈有一定的關系。
去年加入了馮東陽的付費閱讀群,但是卻幾乎沒有在QQ群里發過言,和大家說過話。因為自己當時的想法就是,看一下馮東陽的閱讀付費內容,對于好友,沒有仔細考慮過。現在回想自己真的是傻的不行。自己的博客有幾個好友的互推或者推薦,說不定也可以好好的活下來,而這都是后話了。
其實很多時候你的想法和你的經歷是有關系的。雖然我現在這么說,很多人也意識到了人脈的重要性,但是就是沒有動手去做。自己當時的想法是,自己什么名氣都沒有,和別人做朋友,會被別人笑話,其實這種想法才是一種笑話。大咖也需要朋友,而你的技能很可能在一些時候幫助到他們。而且好友真的沒有你想象的那么難去交往。大家有時間聊一下,很可能就給你一個很好的思路。低頭悶不做聲現在是不可行的了,要發出自己的聲音,要多去交朋友。
人脈是需要積累的,別人好友千千萬,你很羨慕,但是你沒有去做,總是停留在單打獨斗上。自己遇到了問題,甚至連一個可以幫助自己的人都沒有,想想都快哭了。別人在和朋友交流的時候付出了那么多,你自己不去付出什么,遇到這樣的情況不就是應了那句話,自作孽不可活。多個朋友多條路。給自己多留一條后路,什么時候你都不會覺得絕望。
在我休息的這半個月里,真的想了很多,深扒一下自己,記錄下自己的缺點,以后盡量改正。挖掘自己的缺點和欣賞別人的優點同樣不容易,認識自己的不足、承認自己的不足,我們才能真的認識一個完整的自我。在繼續上路之前,回頭看看自己走過的路,也許以后我們可以認識到自己該怎么走,怎么走才能走的更好,走的更遠。希望現在仍是草根的你和我一樣,不要放棄自己的理想和追求,打理好自己,重新上路。
(責任編輯: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