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有頂下有底中間有個李大霄 創業板天量說明什么?
中國股市有規律嗎?
好像有又好像沒有。如果有,按照一般規律來講,規律也是用來打破的,比如,我們剛剛總結出一個所謂的規律,那就是習大大出訪會產生階段性高點,上證指數隨即給了我們一個下馬威,深成指和創業板指數更夸張,跌幅接近7%,而上證指數的跌幅之所以只有3.5%左右,主要還是拜托銀行股尾盤的暴力拉升,工商銀行居然一口氣拉升了6%還多。
誰說市場進入自我修復期?誰說國家隊一般情況下不再進場干預?誰說市場進入自我運營期?
現在問題又來了,既然答案是否定的,那么現在依然是非常態,暴跌肯定不是我們愿意看到的,那么暴漲呢?從邏輯上講,可能也不是我們愿意看到的,市場接近3500點,這是A股的長期價值中樞,再往上就是此輪牛市救市的起點,套牢盤也是巨大的。考慮到前期不少財經官員在3000點左右認為市場恢復正常的評論,政策上的變量大家必須引起高度重視,不合時宜地提醒一句,如果IPO在將來恢復,那么目前的位數能達到平衡嗎?
因為指數的平衡背后實際上是供求平衡,目前的A股存量資金大概在2萬億,存量可以達到平衡,甚至可以上下震蕩,但是如果非常措施結束,IPO加上凍結的大股東減持,供求平衡可能就會被打破,越接近年底可能性越大。
這一輪的反彈,上證指數是比較弱的,從2850點到3450點,漲幅不過25%,算不上反轉;但是創業板不同,1750點到2500點,漲幅超過30%,走勢非常強,成交量更是超過了歷史高點,市盈率也恢復到了100倍,暴風科技從除權后的35元被炒到106元,樂視網從28元炒到49元,東方財富也從29元炒到58元左右,這些龍頭基本上是大牛走勢,可以說創業板已經完成了一波非常像樣的小牛市,風險正在積聚,正在進入當初李大霄提醒的“地球頂”,這里指的是創業板的市盈率,不是創業板的絕對指數,更不是上證指數。
規律好像也是有效的。
習大大在英國的訪問帶去了300億英鎊的訂單,中國核電以及工程基建都是受益項目,一定程度上對英國經濟就是一種刺激,而巧合的是,歐洲央行又暗示歐洲QE可能擴大,受此影響,歐美股市均出現大幅上漲,這無疑為A股的反攻創造了條件,所以我們會看到不但“黑色星期五”的魔咒失靈,“黑色星期五”也不知所終,市場的氣氛重回歡樂。
中國經濟在調整,大家都把未來的希望寄托在產業的轉型升級,工業2.5也好,“一帶一路”也好,互聯網+也好都需要創新,新興產業也很難指望傳統金融能夠為之輸血,能扮演這種風險角色的是誰?是風險投資或者是現在方興未艾的互聯網金融,也就是草根金融。這幾天,中國第七屆財經媒體領袖峰會聚焦的也是互聯網金融,一方面隨著管理意見的出臺,野蠻生長的時期會告一段落,但另一方面大批的規模企業也從陰暗處走進了陽光下,互聯網金融開始進入品牌時代,一個時代結束了,一個時代又開始了,他們在將來會成為市場炒作的新概念,同時也會成為網上資金匯聚資本市場的新平臺,關鍵在投資風險的控制。再提醒一次,風險控制。
這不是保守。
中國股市有規律嗎?
好像有又好像沒有。如果有,按照一般規律來講,規律也是用來打破的,比如,我們剛剛總結出一個所謂的規律,那就是習大大出訪會產生階段性高點,上證指數隨即給了我們一個下馬威,深成指和創業板指數更夸張,跌幅接近7%,而上證指數的跌幅之所以只有3.5%左右,主要還是拜托銀行股尾盤的暴力拉升,工商銀行居然一口氣拉升了6%還多。
誰說市場進入自我修復期?誰說國家隊一般情況下不再進場干預?誰說市場進入自我運營期?
現在問題又來了,既然答案是否定的,那么現在依然是非常態,暴跌肯定不是我們愿意看到的,那么暴漲呢?從邏輯上講,可能也不是我們愿意看到的,市場接近3500點,這是A股的長期價值中樞,再往上就是此輪牛市救市的起點,套牢盤也是巨大的。考慮到前期不少財經官員在3000點左右認為市場恢復正常的評論,政策上的變量大家必須引起高度重視,不合時宜地提醒一句,如果IPO在將來恢復,那么目前的位數能達到平衡嗎?
因為指數的平衡背后實際上是供求平衡,目前的A股存量資金大概在2萬億,存量可以達到平衡,甚至可以上下震蕩,但是如果非常措施結束,IPO加上凍結的大股東減持,供求平衡可能就會被打破,越接近年底可能性越大。
這一輪的反彈,上證指數是比較弱的,從2850點到3450點,漲幅不過25%,算不上反轉;但是創業板不同,1750點到2500點,漲幅超過30%,走勢非常強,成交量更是超過了歷史高點,市盈率也恢復到了100倍,暴風科技從除權后的35元被炒到106元,樂視網從28元炒到49元,東方財富也從29元炒到58元左右,這些龍頭基本上是大牛走勢,可以說創業板已經完成了一波非常像樣的小牛市,風險正在積聚,正在進入當初李大霄提醒的“地球頂”,這里指的是創業板的市盈率,不是創業板的絕對指數,更不是上證指數。
規律好像也是有效的。
習大大在英國的訪問帶去了300億英鎊的訂單,中國核電以及工程基建都是受益項目,一定程度上對英國經濟就是一種刺激,而巧合的是,歐洲央行又暗示歐洲QE可能擴大,受此影響,歐美股市均出現大幅上漲,這無疑為A股的反攻創造了條件,所以我們會看到不但“黑色星期五”的魔咒失靈,“黑色星期五”也不知所終,市場的氣氛重回歡樂。
中國經濟在調整,大家都把未來的希望寄托在產業的轉型升級,工業2.5也好,“一帶一路”也好,互聯網+也好都需要創新,新興產業也很難指望傳統金融能夠為之輸血,能扮演這種風險角色的是誰?是風險投資或者是現在方興未艾的互聯網金融,也就是草根金融。這幾天,中國第七屆財經媒體領袖峰會聚焦的也是互聯網金融,一方面隨著管理意見的出臺,野蠻生長的時期會告一段落,但另一方面大批的規模企業也從陰暗處走進了陽光下,互聯網金融開始進入品牌時代,一個時代結束了,一個時代又開始了,他們在將來會成為市場炒作的新概念,同時也會成為網上資金匯聚資本市場的新平臺,關鍵在投資風險的控制。再提醒一次,風險控制。
這不是保守。
(責任編輯: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