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D打印行業賺錢嗎?看看這些3D打印公司收入就知道(2)
Voxeljet
2015年營收額$2614.1萬美元
Voxeljet Ag (VJET) 紐約上市,市值1.1億美元(約合7.1億人民幣),股價6.1美元,營收0.27億美元,目前虧損。
Voxeljet來自德國,是全球最專業的砂型3D打印機廠商之一,最大可達8米,噴射-固化的成型方式,材料為砂子,應用于砂型鑄造。 每臺設備的售價都近千萬人民幣,每年的銷售量不多。目前全球裝機量超過50臺。
Nano Dimension
難以找到2015年具體營收報表,但2016年Q1的總收入為762.8萬美元
Nano Dimension Ltd (NNDM) 在美國納斯達克、以色列特拉維夫 上市,市值2.12億以色列新錫克爾(約合3.6億人民幣),股價7.3美元,尚未盈利。
Nano Dimension來自以色列,是全球最大的3D打印電路板公司。它3D打印定制化的全功能多層印刷電路板(PCB)板來節省原型轉化的時間,同時消除修改庫存電路板或外包制造的需要,只需數小時就能打印出無需任何額外處理就能立即使用的PCB板。另外,該公司還同時展出了他們的導電納米墨水。
Materialise
2015年營收額$1.10841億美元
Materialise公司總部位于比利時,自1990年起就一直致力于快速成型領域的開發與研究。隨著公司不懈的努力,其開發的行業領先的創新性軟件使得RP/RT/RM得到更深入的應用,現在Materialise已發展成為全球RP快速成型/RT快速模具/RM快速制造解決方案的最大供應商,是這一領域的領導者。全球知名汽車公司,航空制造公司以及電子消費品公司都已成為我們的合作伙伴。
Sigma Labs
2015年營收額$123.5萬美元
Sigma Labs公司原名為Framewaves,位于內華達州,2010年9月13日,B6 Sigma公司及股東與Framewaves簽訂股份交換協議,據此協議Framewaves收購B6 Sigma公司所有已發行股份。交易結束后,B6 Sigma公司成為本公司的全資附屬公司,主營金屬3d打印。開發的制造和材料的第一層集成商像波音、技術和研發的解決方案,GE航空、霍尼韋爾航空航天,和其他商業企業全球。西格瑪實驗室目前的合同與聯邦政府和私營行業的客戶開發技術從概念通過設計、建造和測試原型系統,通過整合傳感、軟件、材料、制造技術降低風險的解決方案
2011年12月31日,本公司又收購了Sumner & Lawrence公司,該公司于1985年成立于的新墨西哥州。
國內新三板上市3D打印公司(營收額單位:人民幣)
聯泰科技
2015年營收額¥1.0369億人民幣
上海聯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00年,是國內最早從事3D打印技術應用的企業之一,參與并見證了中國3D打印產業的主要發展進程,公司現為中國3D打印技術產業聯盟理事單位,上海增材制造協會副會長、理事單位,上海產業技術研究院3D打印技術產業化定點單位。2016年4月22日,上海聯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在全國中小企業股轉系統(新三板)獲準正式掛牌,證券簡稱:聯泰科技。
通過十余年來在3D打印行業的努力耕耘,聯泰科技目前擁有國內SLA技術最大份額的工業領域客戶群,國內市場占有率超過60%,產業規模位居國內同行業前列,在國內3D打印技術領域具有廣泛的行業影響力和品牌知名度。2014年至2015年,聯泰科技榮獲"2014中國3D打印機最具發展潛力企業"和"2015年度中國工業級3D打印機優秀推薦品牌"兩項殊榮。
先臨三維
2015年營收額¥1.9億人民幣
公司成立于2004年,于2014年8月8日在新三板掛牌(830978),是中國3D數字化與3D打印第一股,致力于建設3D數字化與3D打印技術生態系統,業務領域涵蓋3D掃描、3D打印、3D材料、3D設計與制造服務、3D網絡云平臺,在綜合實力、銷售規模、技術種類、服務保障能力等多方面均處于行業領先水平。主營3D掃描儀及掃描服務(通過杭州本部、北京天遠三維)、金屬尼龍砂型3D打印設備及服務(通過北京易加三維)、生物3D打印(通過杭州捷諾飛)等業務,致力于建設3D數字化與3D打印技術生態系統,業務領域涵蓋3D掃描、3D打印、3D材料、3D設計與制造服務、3D網絡云平臺,在綜合實力、銷售規模、技術種類、服務保障能力等多方面均處于行業領先水平。
光華偉業
2015年營收額¥9329萬人民幣
深圳光華偉業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02年,以綠色為主題,致力于環境友好型材料的產業化,專門從事生物材料、綠色溶劑的研究開發、生產經營,是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是國家戰略性新興產業新材料項目承擔單位,公司于2016年4月5在新三板掛牌成功。
公司總部位于深圳市南山區科技園,在湖北省孝感市建有環境友好型材料產業園,在廣州、上海、天津、武漢、香港、美國洛杉磯和德國法蘭克福設有分支機構。產聚合物10000噸,乳酸酯15000噸,多元醇5000噸,3D打印材料1500噸的生產能力。
我們認為,得益于關鍵技術瓶頸的突破,資本市場和政策的支持,國內外3D打印市場在未來五年將迎來爆發式增長。與物聯網、大數據、云計算等多項新一代信息通信技術結合的3D打印必將成為高端裝備制造行業的關鍵環節,未來將成為從傳統制造業技術的有益補充。
(責任編輯: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