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成產業或融入產業,3D打印后處理將何去何從
3D打印技術雖然具有速度快、成本低以及可滿足復雜設計需求等優勢,然而由于絕大多數設備的運作原理都是層層堆積材料,因而做出的產品難免表面粗糙,3D打印后處理技術由此而生。目前,工業領域的3D打印產品后處理,面臨著一個自成產業還是融入3D打印產業的問題。

3D打印技術雖然具有速度快、成本低以及可滿足復雜設計需求等優勢,然而由于絕大多數設備的運作原理都是層層堆積材料,因而做出的產品難免表面粗糙,給人以一種廉價低檔的觀感。為了解決這一問題,3D打印后處理技術由此而生。目前,3D打印后處理主要有三種類型:手工后處理、專門設備后處理、3D打印機附帶后處理功能或改進打印材料免于后處理。
手工后處理是業余3D打印愛好者的恒久選擇,不存在會否被市場淘汰的問題,而工業領域的3D打印產品后處理,則面臨著一道自成產業還是融入3D打印產業的選擇題。
手工操作,業余3D打印愛好者不變的選擇
對于3D打印發燒友而言,為自己創作的3D打印作品進行手工后處理可以說是一種樂趣。通常來說,3D打印手工后處理是這樣進行的:首先,選擇合適的粘膠將3D打印的各個部件接合起來;然后,用砂紙對作品表面進行磨光處理;之后,在作品表面上一層薄薄的底漆;待底漆干透,再用砂紙進行第二次打磨;最后,為作品均勻上色。
除此之外,一位名叫AustinWilson的發明家受洗甲水的作用原理啟發,創造了另一種更為快捷的針對FDM類3D打印的后處理方法:將洗甲水的主要成分(bingtong)(該物質能夠與指甲油、ABS材質塑料等物質產生反應,讓其表面變得平整光滑)放進一個透明瓶子并加熱至90攝氏度,使(bingtong)從液體變為氣體。之后將未經后處理的3D打印物件放進瓶子。稍等片刻之后拿出,物件表面就變得圓潤光澤了。
自成產業,3D打印后處理市場潛力十足
上面說到的(bingtong)后處理法便捷快速,已經類似于工業處理方法。的確,將3D打印后處理做成一個獨立產業是當前的一個趨勢。
今年4月,美國紐約的3D打印后處理技術公司PostProcess獲得四百萬美元的種子投資。該公司表示會利用這筆資金繼續研發后處理技術,包括專門的軟件、硬件,以及化學品,同時開始將它們推向國際市場。PostProcess現已擁有多款3D打印后處理設備,今年還推出了更大型的DECIRectangular表面處理設備。它們不但處理效果好,自動化程度也很高,可以幫助用戶省下不少時間和金錢。因此,該公司目前客戶眾多,遍及航空航天、汽車、國防、日用消費品等多個領域。毫無疑問,這家公司之所以迎來重大利好,與當前采用3D打印技術的企業越來越多、對打印件的后處理需求快速增長的市場現狀密切相關。
融入產業,無需后處理的3D打印設備與材料已經出現
雖然3D打印后處理公司的客戶和業務在不斷擴展,仍有3D打印設備制造企業試圖直接跳過這一環節,將后處理融入自家產品或干脆省略。
去年7月,美國初創公司Rize推出了一款工業級桌面3d打印機RizeOne,采用獨特的增強聚合物沉積技術,能改變每一個打印體素的性質,制造出強度2倍于FDM打印件的均勻物體;此外,該設備在打印支撐結構時會在其與打印件之間噴射一種排斥性墨水,令支撐的拆除更容易,卻不會影響打印件本身的質量。由此,該打印機制造的產品幾乎不需要人工后處理,且打印質量很高。
此外,也有的企業在3D打印材料上下功夫。2016年3月,美國3D打印機制造商TypeAMachines推出了一系列全新3D打印線材——ProMatte。由于材料本身的亞光處理,用此線材打印出來的模型不需要任何后期處理,因為它會遮蓋模型打印過程中出現的層次紋理。
就目前情況來看,3D打印后處理已有自成一家之勢,處于產業初興階段。與此同時,嘗試將3D打印后處理并入生產過程或免去后處理的3D打印設備與材料也已出現,只是目前種類尚少。可以說,在3D打印技術提高到某種水平之前,3D打印后處理會作為一個產業保持增長與發展。
(責任編輯: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