笑迎人生,重慶殘疾小伙的3D打印創業、助殘路
伍生亮正在與殘疾人朋友交流3D打印技術。(右一)
3月9日,一場殘疾人3D打印技能培訓將在四川崇州開班。什么是3D打印?3D打印需要什么材料?學會3D打印后能做什么?40名殘疾人學員帶著這些疑問期盼著伍生亮的到來。作為一名科技助殘的受益者,伍生亮授人以漁,大力幫助殘疾朋友學會3D打印技術打開創業平臺,從而登上實現自我價值的舞臺。
身殘志不殘,他心中一直有個創業夢
伍生亮與創業團隊共同研發的3D打印月球燈。
今年32歲的伍生亮是地地道道的重慶人。4歲時,一次意外導致他摔傷了左腿,行動不能像正常人那樣方便,但他沒有因此自暴自棄,而是刻苦學習,并于大學畢業后進入一家電器公司工作。
兩點一線的枯燥生活,哪怕已做到中層,也讓伍生亮覺得日漸失去挑戰性。工作四年后,他毅然決然辭掉安穩工作,一門心思想自主創業,“原因很簡單,人生短暫總得找事做,創業之路讓我覺得更踏實和奮進。”伍生亮毫不掩飾創業的滿足感。
2016年,伍生亮參加了由重慶市殘聯和大渡口區殘聯開辦的我市首屆殘疾人3D打印就業創業培訓班,在課堂上,他第一次接觸了3D打印技術,看著一個小小的3D打印機居然能打印出各種惟妙惟肖的模型,他被吸引了。經過為期1個月的系統學習,他掌握了創業、就業規劃,3D打印設計技術和電商運營等,并順利拿到了3D打印助理工程師證。
3D打印題材好、前景好,又符合創業構想,同年8月,培訓學習完成后,伍生亮當即決定,和培訓班同期的4名殘疾人同學及1名殘疾人家屬共同創立了全國首家殘疾人3D打印科技公司。
創業初期,由于經驗不足,設備不完善,技術不夠先進,公司運營非常艱難。但是困難沒有消滅大家的熱情。“虧總是要吃的。”伍生亮這樣回憶道當初的創業艱辛。2016年9月30日,在公司成立不到兩個月的時候,接到一筆來自內蒙古的訂單,要求10月9日前收貨30盞3D打印月球燈。懷著無比激動的心情,伍生亮和創業團隊一起趕制,產品于4日生產完畢,6日早上配件才全部配齊,打包好月球燈后伍生亮急忙送到了快遞處,但被告知產品含有鋰電池不能上飛機只能走普通快遞,這下產品送達時間肯定會延遲了。
怎么辦?不能因這些突發困難就影響公司的信譽,伍生亮左思右想,突然掏出手機打開導航,“開車去!”他當機立斷趕回家叫上一名同伴,共同驅車1900多公里,夜以繼日不計成本奔赴內蒙古送貨,終于在約定時間前一天如期交到客戶手中。他們講誠立信的精神得到了客戶的點贊,對方也與伍生亮創業團隊搭建了長期友好的合作關系。
造型精美的藝術燈罩,鏤空雕花的藝術作品,升級換代的創意挪車牌……從2016年8月至今,公司已接手上千筆訂單,目前創業團隊還在繼續研發更多貼近生活的浮雕創意小物件,“我們也會根據顧客的生產需求為他們量身定做產品,希望擦出創意的火花。”
要么在創業路上,要么在助殘路上
青海省首屆殘疾人3D打印技能培訓班學員合影。
“我想做的,還不止創業這么簡單。”
伍生亮笑著表示,他還要建立他的“創業聯盟。”
殘疾人能干什么?伍生亮總說,大眾的特定認知或許就是做做清潔、看看門、守守店鋪……可在他看來,殘疾人應該靠自己的雙手和智慧創造不一樣的舞臺。曾經,他也因此迷茫過,但是是3D打印技術這門新興科技“點亮”了他的又一人生,實現了他的創業夢。
因此,他還在另外思考著……
今年的1月26日,青海省首屆殘疾人3D打印技能培訓在西寧開班,青海是繼重慶之后開展殘疾人3D打印創業項目的第二個省份。此次開班是由伍生亮積極促成的,這不僅為殘疾人創業指引了新的方向,也在將來打通市場銷路上邁出了探索的第一步。而這,也正是伍生亮籌備成立全國性3D打印創業聯盟的第一步。
“我希望在3D打印領域開創出屬于殘疾人的品牌,殘疾人朋友們能真正靠自己的努力和科技創業實現脫貧致富。”科技助殘不是一句口號,伍生亮受益于此,并廣泛傳播給更多的殘疾人朋友。
從交談、籌備、選學員、到找老師等各個環節,伍生亮都將他掌握的知識和經驗傾囊相授、無私傳達給青海的朋友們,雖然培訓課為期三天,但很多學員都與伍生亮保持著友好的師生關系,許多殘疾人也因此增加了就業、創業的機會,有的是自主創業,有的是進入3D行業實現就業,不管怎樣,伍生亮都表示支持,因為他所期盼的就是看到殘疾人能實現自給,如今生活與科技聯系在一起,也成為他們人生的另一種可能。
馬上,伍生亮將啟程前往四川崇州開啟他的另一創業聯盟,同時也在積極籌劃著全國的其他省市,“我覺得3D打印培訓能培養殘疾人的創業意識和創新精神,并提升技術素質,使殘疾人實現自我價值,有尊嚴的靈活就業。”
科技助殘,伍生亮總說,他就是受益人,而現在及未來,他要當傳播者和倡導者。
(責任編輯: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