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部委印發國家3D打印產業發展推進計劃 8股價值解析
28日從工信部獲悉,為落實國務院關于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的決策部署,搶抓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的重大機遇,加快推進我國增材制造(又稱“3D打印”)產業健康有序發展,工業和信息化部、發展改革委、財政部研究制定了《國家增材制造產業發展推進計劃(2015-2016年)》。
根據計劃提出的目標,到2016年,初步建立較為完善的增材制造產業體系,整體技術水平保持與國際同步,在航空航天等直接制造領域達到國際先進水平,在國際市場上占有較大的市場份額。
1.產業化取得重大進展。增材制造產業銷售收入實現快速增長,年均增長速度30%以上。進一步夯實技術基礎,形成2-3家具有較強國際競爭力的增材制造企業。
2.技術水平明顯提高。部分增材制造工藝裝備達到國際先進水平,初步掌握增材制造專用材料、工藝軟件及關鍵零部件等重要環節關鍵核心技術。研發一批自主裝備、核心器件及成形材料。
3.行業應用顯著深化。增材制造成為航空航天等高端裝備制造及修復領域的重要技術手段,初步成為產品研發設計、創新創意及個性化產品的實現手段以及新藥研發、臨床診斷與治療的工具。在全國形成一批應用示范中心或基地。
4.研究建立支撐體系。成立增材制造行業協會,加強對增材制造技術未來發展中可能出現的一些如安全、倫理等方面問題的研究。建立5-6家增材制造技術創新中心,完善扶持政策,形成較為完善的產業標準體系。
A股市場方面,金運激光(38.42 +6.72%,問診)、光韻達(21.08 +3.38%,問診)、大恒科技(16.83 +0.9%,問診)、華中數控(17.68 +4.25%,問診)、大族激光(18.19 -0.05%,問診)、中航重機(23.09 +1.05%,問診)、機器人(43.84 +2.69%,問診)等3D打印概念股有望迎來機會。
南風股份(行情,問診):工業級3D打印突破在即 買入評級
2014-06-13 類別:公司研究 機構:安信證券 研究員:鄒潤芳 王書偉
[摘要]
■HVAC技術總包龍頭,核電行業明年將迎來大年南風股份是華南地區規模最大的專業從事通風與空氣處理系統設計和產品開發、制造與銷售的企業,技術領先,在核電領域市占率較高,我們判斷公司傳統業務拐點已經顯現,近期李克強總理表態“適時在東部沿海地區啟動新的核電重點項目建設”,預計15年將是核電行業大年,南風股份將顯著受益。
■工業級3D打印設備進入安裝調試,或帶來業務跨越式增長南風股份與王華明教授合資的南方增材,經過3年開發了國際首創高性能、短流程、低成本電熔精密成型(3D打。┬鹿に,該技術與傳統鍛造技術相比有革命性變化。目前該3D打印設備已經進入安裝調試階段,首先期望核電領域拓展。我國高端鑄鍛件市場規模約200-300億/年。核島部分的高端鑄鍛件每年市場份額約20億。我們預計該技術今年突破是大概率事件,能夠為公司帶來跨越式增長。
■收購中興裝備獲批,南方麗特克進展順利5月23日公司收購中興裝備正式獲得證監會批復,中興裝備主營業務是為石化、核電、新興化工、煤制油化工等能源工程重要裝臵提供特種管件產品,與南風股份現有業務結合,將產生協同效應。子公司南方麗特克從事設計、制造和銷售有關PM2.5空氣質量控制的靜電除塵設備(ESP),進展順利,有望成為業績新增長點。
■投資建議:買入-A投資評級,6個月目標價45元。我們預計公司2014年-2016年的收入增速分別為200.3%、21.9%、16%,EPS分別為0.9元(備考)、1.11元、1.3元,成長性突出;給予買入-A的投資評級,6個月目標價為45元。
■風險提示:
3D產業化進程失敗,核電建設低于預期
中航重機(行情,問診):大型新設備大幅提升鍛造盈利能力 買入評級
2014-09-15 類別:公司研究 機構:海通證券(行情,問診) 研究員:徐志國 龍華 熊哲穎
[摘要]
作為中航工業直屬板塊,公司定位于全球高端基礎裝備頂級供應商,目前業務實際覆蓋范圍較小,未來可擴展空間非常廣闊。中航工業下屬19個直屬板塊,十余個工業制造板塊,公司是裝備制造板塊整體上市平臺。公司裝備制造業務依托航空工業,大力拓展非航空領域,目前覆蓋以鍛鑄造為代表的裝備制造基礎業務。鍛造業務中軍品占比約70-80%,我們預計未來隨公司向非航鍛造領域拓展,非航業務比例將大幅提升。公司作為中航工業板塊整體上市公司,在我國航空工業中地位顯著,作為集團直屬上市公司,資本運作能力更強。公司近年來陸續進入3D打印、戰略金屬再生、智能裝備等高新技術領域,不斷向高端領域拓展。我們認為不論從戰略地位還是從研制生產實力,公司都有潛質完成從高端裝備基礎供應商向整機制造商的轉變,看好公司長遠發展前景。
2萬噸恒溫鍛技術優勢明顯,覆蓋約80-85%的航空航天鍛件,將大幅提高公司接單能力和毛利水平。2萬噸恒溫鍛為目前國內最大噸位等溫鍛造壓力機,鍛鑄行業以設備為核心競爭力,高端大型設備將大幅提高公司大型鍛件接單能力;超精、超大、超重是未來航空航天等高端領域鍛造產品的發展方向,高質量大型鍛件毛利率水平更高。此前由于競爭對手有大型設備,導致在競爭中公司拿單多為中小型鍛件,毛利率水平出現下滑。我們預計,隨后續大型新設備投產,未來三年公司鍛造業務營業收入有望接近翻番,毛利率水平觸底后將逐步大幅回升。(普通鍛造技術鍛造時,金屬經加熱后放置到模具上冷卻較快,可能導致鍛造出現問題,尤其對于特殊材料;等溫鍛造可使模具和材料溫度接近,從而可加工出高難度、高附加值的產品。)鍛造業務生產能力、設備規模有進一步提升需求。公司鍛造業務主要面向大飛機結構件,和發動機盤、軸、葉片等鍛件。
目前公司鍛造板塊主要子公司宏遠和安大生產任務處于飽滿狀態,生產和設計能力即將達到邊緣。另一方面,客戶尤其航空航天等高端領域客戶更傾向于尋找擁有大型設備廠商進行生產?紤]到未來大飛機需要更大型航空鍛件,且公司裝備制造業務有很大擴展空間,我們判斷公司未來有可能通過自建或收購方式,添置更大型設備及擴張產能。
液壓板塊募投項目定位高端追趕世界先進水平,進口替代空間巨大。公司柱塞泵為國內最高水準,與國際先進水平差距較大。公司液壓募投項目定位高端,且有國家政策支持,可大幅解決進口替代問題。募投項目將于明年上半年投產或者更早,產能將大幅提高,同時,由于項目投資規模較大,固定資產折舊對公司短期業績可能形成一定壓力。我們認為,隨募投項目產能逐步釋放,液壓板塊業績將迎來快速增長,長期來看進口替代是大勢所趨,液壓業務成長空間巨大。
華中數控(行情,問診):機器人(行情,問診)新業務進展順利 推薦評級
2014-08-21 類別:公司研究 機構:長城證券 研究員:曲小溪 曲偉
[摘要]
預測公司2014-2016年的EPS分別為0.08、0.12和0.17元,對應的PE分別為146、107和74。公司數控系統國內領先,機器人產品應用逐步推廣,看好公司未來的發展。給予公司“推薦”評級。
上半年政府補貼貢獻較大:2014年上半年,營業總收入28273.24萬元,期間費用9338.5萬元,營業利潤-2294.31萬元,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524.62萬元。營業總收入同比上升33.48%;營業收入增加,政府補助收入確認同比增加,致使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同比上升63.29%,扣非凈利潤為2480萬元,同比下滑40.75%。
機床業務進展順利:公司主營業務收入為27969.68萬元,主營業務成本為20393.62萬元,其中數控機床收入為9116.82萬元,較上年同期增加66.12%,成本為7414.06萬元,較上年同期增加52.16%。公司對華中8型數控系統進行了改進、升級,發布了V1.2版本;對HNC-180XPT數控裝置完成升級、改進;HNC-180GCE磨床數控系統已投入批量生產;HNC-808GCE磨床數控系統已完成小批試制,在客戶處推廣試用。
機器人業務開始啟動,新產品與業績逐步貢獻:新研制的直角坐標機器人,已量產,主要用于注塑成型制造行業;圓柱坐標機器人,小批量生產階段,主要用于汽車零部件制造行業(零件沖壓等);多關節機器人,小批量生產階段,主要用于自動化生產線的機床上下料、碼垛等;新開發的桁架式多軸機器人開始在家用電器生產線、制碗生產線上應用。
公司未來圍繞四個戰略走向:(1)針對當前的機器人市場形勢,公司充分依托在工業機器人和機械手方面控制系統、伺服驅動、伺服電機等關鍵部件上面的成套解決能力,擴大工業機器人和機械手市場占有率。(2)開拓專機行業。依托華中8型技術平臺,選擇戰略合作伙伴,逐步形成具有市場需求的系列專機產品。(3)開發節能型產品,發揮伺服技術優勢,進入工業控制領域。(4)拓展紅外產品應用領域,提升產品功能,擴大銷售規模。
風險提示:下游汽車景氣度下滑導致機床業務下滑。
大族激光(行情,問診):首次覆蓋 推薦評級
2014-09-12 類別:公司研究 機構:東莞證券 研究員:蔣孟鋼
[摘要]
事件:近日,我們現場調研并與公司管理層溝通了投資者當前關心的幾個主要問題,同時就公司生產經營情況以及未來的發展戰略進行了深入交流。
公司在2014半年報中披露:2014Q3有望實現凈利潤區間1.6-2.5億元之間,我們認為業績結果會偏樂觀。之前股權激勵行權條件扣非后凈利潤要求在4.9億元,我們認為實現4.9億以上利潤是大概率事件。下半年蘋果新產品發布,有望帶動小功率設備需求,數據顯示,蘋果公司2014年資本開支的展望相較2013年提升了40%,預計公司今年斬獲蘋果訂單有望創歷史新高。上半年小功率設備營業收入同比增長15%,我們預計全年有望實現30%以上的增長。
公司是以客戶導向性為最大發展目標。目前公司主要業務是激光打標、焊接、切割設備以及PCB設備。2008年以前,公司主要業務小功率激光打標設備發展迅速,目前由于以客戶的需求為導向,研發能力、設備可靠性突出,與主要大客戶合作關系良好,因此蘋果產業鏈使用公司的激光器切割器(14年iwatch,15年iphone6s)訂單占據公司收入的大部分份額。
蘋果訂單預熱,二季度營收環比增長超過80%,凈利潤環比增長6倍:
二季度單季公司凈利潤為21053.86萬元,恢復訂單正常軌道。從分業務增長情況來看,上半年大功率激光切割設備銷售收入為47114.40萬元,占比達到20%,這符合我們之前提到的大族激光中期成長邏輯,公司A客戶出貨的200臺切割設備尚未計入上半年業績,將在三季度計入。
支持公司未來維持高成長空間的邏輯,我們認為主要有以下幾點。1)短期邏輯:蘋果IPhone6及iwatch設備公司份額提升,三季度是備貨高峰,全年蘋果營收預期超18億。2)中期邏輯:藍寶石切割設備支撐公司中期邏輯,藍寶石是蘋果的重大技術戰略,今年已經出貨200臺,未來業績彈性增大15年公司研磨設備有望出貨,帶來更大業績彈性;3)我們假設公司沒有跟蘋果簽訂排他性銷售協議的前提下,公司藍寶石設備在國產手機的上的應用空間更加廣闊(華為P7已量產),未來也有望成為公司的盈利支柱。3)長期邏輯來看,“大”的方面,激光設備受益于工業自動化需求爆發,高功率切割在工業、汽車等領域將爆發,利潤率繼續上調!靶 钡姆矫,隨著消費電子輕薄化趨勢加強,精密制造工藝復雜化,蘋果產業鏈各個環節將引入激光自動化技術,公司激光設備在微加工領域有更廣闊的縱深市場。根據我們草根調研,預計線性馬達供應商金龍和aac采購2億元設備。公司成為消費電子機器人先發者。
“機器替代人”大勢所趨,自動化裝備需求今年井噴。人力成本的不斷提升使得制造業、物流業等勞動力密集型行業已經到了要靠提高自動化程度降低成本的階段,機器替代人的趨勢從去年開始體現明顯。通常一季度是淡季,8-9月伴隨蘋果產業鏈訂單的大量下單因此是旺季,下半年需求一般要好于上半年,電子行業產業訂單周期較短一般為1-2個月交付,今年公司的訂單目標是12億元,力爭簽15億元,預計收入9-10億元。目前公司預研的幾個項目年底有望落實訂單。
公司CNC(數控機床)業務性價比優勢明顯。公司上半年與德國西門子聯合推出CNC高速鉆銑攻牙中心機,已于三月份正式全面投產,估計每月產能約300臺。據我們了解情況來看,該鉆銑攻牙中心機終端銷售價格約為同行進口產品價格的80%左右,而且其售后服務、配件上的價格優勢更是進口產品完全不能比較的,我們對公司這塊的增長持續看好,預計未來3年的業績的復合增長率在30%以上。
CNC設備有望實現跨越式擴張,未來有望成為中國式ABB。因為工業自動化技術廣泛應用于各個領域,因此公司在CNC設備這塊,通過并購、自我研發未來可擴張產品種類很多,我們總結為以下幾大類產品:工業機器人(包括點焊、弧焊接機器人、)、自動化裝配與檢測生產線,公司未來有望通過CNC切入下游行業,通過解決客戶需求,轉型為成套設備供應商及方案解決商,成為中國式ABB。
.投資建議:首次覆蓋,給予推薦評級?春霉颈3肿詣踊疌NC設備、客戶導向性、配套設備研發能力,作為消費類機器人大平臺,繼續保持高增長,預計14、15年eps分別為0.79、0.93,目前對應14、15年25倍、21倍市盈率。
.風險提示。藍寶石應用低于預期,行業景氣度下滑。
亞太科技(行情,問診):3D打印漸行漸近 推薦評級
2014-09-08 類別:公司研究 機構:國聯證券 研究員:皮斌
[摘要]
事件:公司為推進金屬增材制造技術研究及其產業化項目,近日與美國SenSigmaLLC公司簽署《合作協議》,對已獲得專利或未獲得專利的3D打印機技術在中國進行開發和商業化。SenSigma公司已向亞太科技提供了SenSigma就該技術與密歇根大學的許可協議。
國聯點評:
3D打印項目敲定合作伙伴,具體事項將由全資子公司負責實施。公司2014年8月12日曾發布公告與美國DM3D公司終止《合作協議》并注銷德莫特(無錫)金屬打印科技有限公司,同時新設全資子公司江蘇亞太霍夫曼金屬打印科技有限公司建設金屬增材制造技術研究及其產業化項目,該全資子公司將作為此次與SenSigma公司就金屬增材制造技術方面合作的具體實施主體。
SenSigma公司具備深厚的技術積淀,主要負責人JyotirmoyMazumder在金屬增材制造領域造詣深厚,且與國內高校已有合作。Mazumder教授自1977年以來開始研究激光焊接技術在各類材料上的應用,尤其在激光與物質的相互作用及3D金屬激光打印領域方面的研究工作居世界領先地位,堪稱該領域鼻祖級學者。
利用3D打印技術修復鋁擠壓材生產模具將為公司節省可觀的模具修復成本。公司將在年底前辦理好關鍵技術和設備引進、廠房準備以及關鍵設備部分進場調試等工作,并在2015-2017年間逐步推進研發、生產及銷售工作。項目建成后,可達到年產50臺金屬打印設備、年生產及修復5萬套精密零部件的能力。
推薦公司的主要邏輯:下游需求旺盛,產能擴張正當時,3D打印業務有望帶來業績估值雙升。我們預測:2014-2016年公司實現每股收益分別為0.48元、0.61元和0.74元,當前股價對應2015年動態PE25X,維持"推薦"評級。
風險提示。汽車行業增速下行導致鋁擠壓材需求疲弱;超募項目推進力度低于預期;3D打印項目不達預期等。
光韻達(行情,問診):行業拓展穩健 增持評級
2014-08-13 類別:公司研究 機構:國海證券(行情,問診) 研究員:王凌濤
[摘要]
投資要點:
光韻達是國內激光加工領域的龍頭公司,目前已成為國內SMT激光模板制造第一大供應商。柔性線路板加工和HDI鉆孔領域公司布局良久,主要客戶均為國內的一線電路板加工廠商,在下游行業景氣趨勢逐步轉暖的情況下,有望實現持續的穩健增長。LDS和3D打印是公司去年新引入的業務,LDS由于下游智能手機市場應用相對成熟,引入后實現了利潤的快速增長;3D打印國內尚處于行業孕育初期,公司目前正在逐步開拓工業類3D打印的下游市場。
1.SMT激光模板制造國內龍頭SMT激光模板制造是公司營收中占比最大的業務,目前公司已經成為國內SMT激光模板制造的第一大供應商。
從整體市場而言,該領域行業需求已經基本達到飽和,在行業內一些中小企業大打價格戰,產品平均售價持續下行的背景下,公司通過兩方面的工作使營收保持穩定:其一,不斷提高生產效率并開拓新市場;其二,由于模板價格在公司下游客戶的成本中的比重并不高,提升具備更佳印刷性和導電性的高端類模板在產品中的占比成為以性能提升對抗價格下滑的重要手段。
SMT激光模板制造市場空間的增長已經趨緩,如不考慮同業并購的話,公司短期市場份額的增長將進入一個相對平穩的階段,這也決定了公司未來增長的看點將集中于其他業務。
2.柔性線路板加工和HDI鉆孔將伴隨智能終端持續成長將柔性線路板加工和HDI鉆孔放在一起梳理的主要原因是二者的增長邏輯與刺激因素十分類似,柔性線路板和HDI板的主要下游應用區域是手機、照相機、筆記本電腦、平板電腦、汽車電子和其他對空間與尺寸的“輕、薄、短、小”有要求的數碼電子產品。從目前的市場來看,該領域市場空間維持著年均30%以上的復合增長,特別是國際FPC、HDI產業受成本和下游產業轉移的影響,逐漸向中國大陸等發展中國家轉移,中國大陸逐漸成為世界FPC、HDI的重要生產加工基地。
公司這兩個領域運營的主要模式是替大型HDI、柔性線路板工廠做產品加工,大型線路板工廠都有自己的激光加工產線,但出于成本運行和產能配置的經濟考量一般不會與線板生產作1:1配套,由此產生的不足加工需求就是公司的標的市場。公司的下游客戶包括:珠海斗門超毅、方正電路、蘇州紫翔等等,均為國內一線大廠,今年以來HDI與FPC國內大廠景氣度普遍提升,智能終端的持續增長自不必說,汽車電子、wintel芯片組平臺平板或多功能筆記本電腦的出貨亦在intel的多方扶持下有回暖跡象,下游生產需求的增長與實際大廠激光加工的配套落差有進一步擴大的趨勢。我們認為公司下半年在柔性線路板與HDI鉆孔領域有望同行業下游實現伴隨性增長。
3.LDS是公司成長的重要看點公司自去年投資建設LDS并成功實現量產供貨以來,營收增長進步很快,去年下半年僅實現301.7萬營收,今年上半年根據年報數據已突破1318.3萬元。公司目前LDS天線的主要下游客戶是韓國三星,而“中華酷聯”等國內客戶尚在逐步接觸和認證。根據三星電子二季度報表,其營業利潤僅為7.19兆韓元(約70億美元),環比減少15.19%,同比則下滑了24.45%,是三星自2012年第二季度以來營業利益首次低于8兆韓元。我們認為三星對下半年電子產品銷售策略的調整會對公司的LDS天線訂單產生一定影響,但考慮到公司目前仍處于產能爬坡的過程中,而且國內新增客戶有望銜接上三星緊縮所帶來的空白,預計LDS領域今年營收有望超過2500萬元,成為公司繼SMT模板、激光成形之外第三大主營業務收入來源。
4.3D打印市場尚不成熟,公司率先鋪墊工業級打印與金運激光(行情,問診)、華工科技(行情,問診)等上市公司面對桌面級3D打印不同,公司在3D打印領域的主要方向是工業用精密零件,下游應用領域主要是汽車、航空航天等對精細化和快速制造要求程度較高的工業應用環節。目前光韻達的3D打印執行主體依然是合資子公司上海光韻達三維科技,采用德國SLS(選擇性激光燒結)技術,配套的是德國EOS的3D打印設備和相關材料。
當下國內3D打印以概念性擺件類產品居多,公司在工業3D打印制造布局可謂相當靠前,論生產規模已是該領域全國龍頭,具備明確的前瞻性效應,但目前整個3D打印市場仍居于起步初期,尚未形成明確的盈利模式和行業規范。光韻達上半年3D打印僅實現337萬元營收,對公司而言,3D打印的增材制造是對既存減材制造技術的一個有效補充和支持,長期布局意義甚于短期盈利。
銀邦股份(行情,問診):軍民融合啟航 買入評級
2014-09-03 類別:公司研究 機構:安信證券 研究員:齊丁 衡昆
[摘要]
■公司昨晚公告,與中國兵器科學與工程研究院簽訂了《戰略合作協議書》。
雙方擬通過整體規劃、戰略合作、分布實施,著力打造集研發、設計、生產、技術服務為一體的合作模式,滿足戰略性新興產業及國家型號裝備的需求,逐步形成輕金屬復合裝甲材料的研發、生產與評價基地。
■此舉順應“軍民融合”、“軍工研究院所改制”的大潮,戰略意義很強。
兵科院是兵器行業唯一從事國防金屬材料(52所)、非金屬材料(53所)及其工藝技術研究的專業研究院,雙方合作不僅限于“某型疊層裝甲鋁合金板材”的供貨,而是上升到資源互補,共同研發、建設多金屬輕量化復合裝甲材料產業化體系的戰略高度。我們預計將來并不排除采取合資的方式進行更深層次、更大范圍的合作。這與8月29日習近平同志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七次集體學習中強調的“要堅定不移走軍民融合式創新之路,將軍事創新體系納入國家創新體系”的精神緊密契合。
■軍工大棋落子,合作潛力巨大。第一,目標明確,直指軍工裝備輕量化,并提高性價比,利潤空間很大。技術成熟度依次為低成本疊層裝甲鋁合金,多金屬輕量化復合裝甲材料,輕質、薄、超薄規格金屬或復合金屬夾層材料等。第二,分工明確,優勢互補。兵科院負責設計、研發及應用評價,銀邦負責工業化生產。第三,相比于體制內的競爭對手(西南鋁、東輕等),公司具有技術、產能和機制優勢,合作排他性較強。1)復合材料技術處于國內龍頭;2)IPO募投項目的20萬噸熱軋已投產,再加上后續定增募投項目將滿足輕質裝甲材料后加工需要,完全可以承接軍品的產業化。3)民營上市企業體制靈活,經營效率高,資本運作能力優秀,能與兵科院能形成積極的互動,一起做大做強。第三,項目接地氣,今年就將啟動。今年擬啟動低成本疊層裝甲鋁合金材料和復合裝甲用高性能薄規格裝甲鋁合金夾層材料工業化生產,直接對接兵科院訂單,有望形成實際業績增量。
■投資建議:買入-B投資評級,6個月目標價21元。預計公司2014-2016年凈利潤分別為0.97億、1.72億和2.54億,增速分別為28%、77%、48%?紤]到以上測算并未考慮軍工訂單帶來的增量、3D打印未來多個細分市場的巨大市場空間,公司至少可以享受2015年50x估值水平,對應86億市值,按照增發后4.1億股本測算,對應目標價21元。
■風險提示:1)宏觀經濟趨冷,傳統業務訂單不達預期。2)3D打印子市場推廣和業績不達預期。3)電解鋁產能復產超預期,鋁價下跌
博實股份(行情,問診):智能制造龍頭企業 推薦評級
2014-09-25 類別:公司研究 機構:中金公司 研究員:史成波 吳慧敏
[摘要]
投資亮點我們首次覆蓋博實股份,目標價32元,主要因為:
博實股份是國內智能制造裝備領域的龍頭企業之一,主要生產粉粒料全自動包裝碼垛成套設備和合成橡膠后處理成套設備等,在石化行業的市場占有率高達80%以上,價格比外資便宜15-30%,是中國石化(行情,問診)物資裝備供應主渠道設備資源市場成員、中國石油(行情,問診)一級供應網絡成員企業,是國內合成樹脂、合成橡膠后處理成套設備最主要供應商之一。
成長邏輯清晰:橫向移植和縱向拓展。1)已有自動化裝備:從石化、化工行業橫向移植至化肥、新型煤化工、食品等行業;2)新型自動化裝備:縱向拓展至智能貨物移載裝備、高溫機器人(行情,問診)、鋁及鋁合金精煉環保裝備、3D打印等。
業績進入新一輪增長期。1)已有自動化裝備增長來源:a.石化行業更新改造需求恢復以及服務運維業務穩健增長;b.公司能夠順利向化肥等其他粉粒料行業拓展。傳統自動化裝備有望維持平穩增長,2013~16年CAGR14.38%。2)新型自動化裝備逐步貢獻業績,2015~16年,a.智能貨物移載設備分別貢獻收入0.25、0.44億元;b.高溫作業機器人分別貢獻收入0.125、0.25億元;c.搬運機器人分別貢獻收入0.075、0.125億元;d.鋁及鋁合金精煉環保裝備收入分別突破1、1.5億元;e.3D打印業務預計近2~3年仍屬于前期推廣階段,年收入規模不超過500萬元。預計到2016年公司新型自動化裝備業務收入占比達17%,毛利占比達15%以上,公司將成為國內擁有核心設備制造能力的自動化系統集成商。
財務預測我們預測公司2014-15年收入分別為7.64、10.68億元,同比增長0.0%、39.7%;凈利潤分別為2.17、2.87億元,同比增長4.5%、32.3%;EPS分別為0.54、0.71元。
估值與建議對應當前股價,公司2014-15年P/E分別為47.4x、35.9x?紤]到:
1)公司大股東技術實力出眾,2)A股優質機器人標的稀缺性,3)布局的智能制造相關業務有望從2015年開始陸續貢獻業績,我們首次覆蓋給予推薦評級,6-12月目標價32元(2015年P/E45x)。
風險1)公司傳統業務下滑;2)新型自動化裝備推廣不及預期。
(責任編輯: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