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態金屬印刷加速3D打印升級 概念股受益
近日有媒體報道稱,中國科學院理化技術研究所研究員劉靜帶領的科研團隊,首次研制出紙上直接生成電子電路的技術,并做出了桌面式3D自動打印原型樣機。經測試,導電性、可靠性良好,特別復雜的電路或電子元器件也可以打出來;而打印一張A4紙大小的紙基電路板,目前只需要十幾分鐘。
據悉,迄今為止常規的電子制造仍只能通過蒸鍍、濺射、沉積等頗為耗時、耗材及耗能的工藝完成。而新近出現的印刷電子學就像印刷文字一樣,直接在基板上形成能導電的線路和圖案,加快了傳統模式的變革,但也面臨著“墨水”的束縛,常常需要采用導電聚合物或添加納米顆粒材料并通過高溫固化或特定化學反應來實現。在此背景下,液態金屬印刷電子方法則將印刷電子向前推進了一大步,它的基本觀念在于:液態金屬就是“墨水”,打出來就能成為電路。有了這臺設備,設定好程序,就可以“打”出自己需要的電路系統了。
作為電子制造領域的新前沿,液態金屬印刷電子學為常溫下直接制造柔性電子開辟了一條方便快捷且有望實現普及化應用的途徑。并且,相比于常用的塑料基底,電子紙具有成本低、便攜、易降解、折疊,回收利用方便等特點,是一種綠化、環保、價廉的電路材料。
3D打印是當前世界范圍內的前沿熱點,但已有方法大多只能實現模型自身的打印,尚不易完成包含電子功能在內的器件制造需求。因此,室溫狀態液態金屬直接印刷電子方法為此帶來了新希望。新技術應用領域極為廣闊,家用打印機制造電子器件的大門由此打開,有望催生出一系列超越傳統理念的電子工程學及3D機電打印技術,從而加快電子工業和制造業革新的步伐。
業內人士認為,液態金屬直接印刷電子電路的技術,為電子元器件的個性化制造創造了條件,可能會影響到未來電子技術的發展模式。個性化的電路設計方法,將使該技術在電子工程、個性化電子元件設計和制造加工、創意設計等方面有較大的應用空間,促進DIY電子的普及。可以預見的是,隨著打印系統成本的逐步降低,未來即便沒有電子設計經驗的人士也能借助預設于計算機中的控制軟件,打印出自己所需要的終端電子器件乃至組裝出機電系統,如電子賀卡、紙上集成電路、顯示器、廣告牌、智能織物、機器人,乃至光伏電池陣列等。另外,這一技術還有望顯著推升電子紙市場的發展空間。據市場研究咨詢公司IDTechEx預測,2013年電子紙市場估計約160億美元,這一數字在2023年將增長至近770億美元。
分析人士指出,液態金屬直接印刷電子電路的技術,為電子器件的個性化制造創造了條件,將影響到未來電子技術的發展模式,并推動電子紙市場的發展。受其推動,與液態金屬原料和電子紙相關的上市公司有望獲得想象空間,如東方鋯業(002167)、云海金屬(002182)和生益科技(600183)等。
(責任編輯: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