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古學家使用3D打印技術修復古羅馬雕像
近日,內布拉斯加林肯大學考古小組與一批土耳其學生在土耳其南部挖掘出一系列古羅馬遺跡,其中就包括希臘神話里蛇發妖女美杜莎的頭部雕像,令人驚喜的是,在基督教徒清除異教的過程中,這座大理石雕像奇跡般地被保存了下來。
此雕像在Antiochia ad Cragum被發現,為古羅馬尼祿掌權時期的一座城市。毀壞再利用異教徒和古羅馬藝術品是當時基督教的普遍行為,所以大部分早期羅馬藝術品都已丟失,所以這個頭部雕像的研究價值不言而喻。
通過先進的3D攝影制圖科技,他們發現美杜莎的頭部并不屬于某個獨立式雕像的一部分,反而更具有建筑物的特征,比如教堂,神廟。歷史上,人們修建古羅馬神廟的過程中往往會用美杜莎的形象加以點綴,以防罪惡靈魂的侵入。
在挖掘點,內布拉斯加林肯大學的研究員對這些雕塑的碎片拍攝了上百張照片,把它們放入攝影測量制圖軟件,并且打印出了相對應的3D模型。有了3D模型,他們就可以方便地把這些碎片拼接到一起。通過美杜莎的面容特點,蛇發,大眼,張開的嘴唇等特征,研究小組最終確定此美杜莎屬于古希臘式建筑入口處上方的三角形楣飾的一部分。
據中國3D打印網了解,該考古組和研究員計劃明年再次造訪這個挖掘點,他們打算繼續挖掘該座城市的立法機構,如議事廳或市政廳,并且相信或許還有機會發現音樂廳或劇院。考古小組還計劃加大對該城市街道商店的研究,希望能發現當時市場上流通的都是什么貨物。
如果沒有3D攝影制圖科技的話,研究小組可能就不會發現美杜莎的頭不屬于獨立雕像,而是建筑物的一部分,更不可能把所有的碎片拼接在一起。作為一個擁有5000年歷史的國家,中國對于各朝各代的研究還有很多處于空白狀態。大部分情況下我們只能通過保存完整的文物去研究發現歷史的真相,然而隨著時間的推移,大部分遺跡已經殘缺不全,加大了考古難度。不過,如今3D科技飛速發展,我們在探尋歷史的過程中又多了一條捷徑,不可謂不是一件幸事。
(責任編輯: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