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D打印訓練筷助寶寶吃飯香香
“姐妹兩個一樣長,廚房進出總成雙。酸甜苦辣千般味,總讓它們先來嘗。”大家猜出這是什么了嗎?對了,是筷子。不知你們還記不記得自己第一次學會使用筷子的情節。
筷子是我國獨特的一種餐具,也是中華文明古國傳統的飲食文化特征之一。在小的時候,父母就告訴我們:是中國人就得學會用筷子。可對小寶寶們來說,學用筷子還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情。
隨心所欲的地“操縱”那兩根長棍棍、繼承飲食文化,不僅需要耐心和時間,也需要對學習使用筷子感興趣。普通筷子很難學會,3-4歲以前的寶寶小肌肉發育不健全,幾乎不自己使用,需要持續的教育但寶寶艱容易產生厭倦。讓寶寶在快樂中學習,是掌握新技能的關鍵。如何讓寶寶們順利掌握使用筷子的技巧,需要家長多動腦筋,巧用方法。在此,小編向家長們推薦3D打印訓練筷。它不僅能使兒童盡早正確地使用筷子,而且對兒童智能開發和注意力培養及自信心形成等有幫助。
據中國3D打印網了解,2歲至8歲的兒童是智能開發的最重要期間,使用筷子能活動30個關節和50塊肌肉及相關的神經中樞(手是第二個大腦)。很多家長說 “長大了自然就會用”,其實這是個落后的觀念。一方面給寶寶喂食會給父母增加負擔,另一方面是錯失了健腦益智的良機。此外, 由于使用筷子與寫字的姿勢相同,學會使用筷有助于寫字。
3D打印在線告訴爸爸媽媽們, 3D打印訓練筷可根據小朋友們的喜好制作出他們喜歡的卡通形象,讓寶寶們興趣滿滿,愛上吃飯。同時3D打印訓練筷附有手指環,可以讓孩子在反復使用中掌握筷子的正確用法。與一般的訓練筷不同,3D打印訓練筷是根據小朋友的手指長度量身定做的哦!
為便于夾住食物,3D打印訓練筷加寬了筷子前端的面積。
臺灣義受大學醫療輔具系胡育震教授在中國3D打印創新中心總部主辦的第一屆亞太康輔助3D打印培訓班課堂上也展示了他們自己設計制作的3D打印訓練筷,已幫助很多小朋友學會使用筷子。他表示3D打印訓練筷能夠幫助開發智能,提高孩子的手眼協調能力,促進大腦發育,培養創意思維。
使用3D打印訓練筷能夠鍛煉肌肉。采用正確的指法夾實物,會牽涉到肩部、胳膊、手掌、手指等30多個大小關節和50多條肌肉運動。正確的用筷方法,能讓寶寶充滿自信,更好地融入人際關系。
(責任編輯: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