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椎少一段,南醫三院用3D打印脊骨接上了
近日,南方醫科大學第三附屬醫院成功為一名脊索瘤患者切除脊椎上腫瘤,缺損的脊柱用3D打印的人工椎體置換。據悉,這是廣東省首例!
患者與骨腫瘤科主任李浩淼
患者王先生今年30多歲,去年11月底出現腰部酸脹,當地醫院診斷為脊索瘤。由于手術風險過高以及切除后沒辦法解決脊椎重建問題,經介紹,王先生來到南醫三院骨腫瘤科求診。
該院骨腫瘤科主任李浩淼介紹,脊索瘤為脊柱原發惡性腫瘤,主要靠手術徹底切除。由于患者脊索瘤長在血管最密集的下腰椎,也是神經分布較多的位置,關系到下肢運動以及大小便的管理,手術稍有不慎就可能導致嚴重后果。經多學科協作會診,該院骨腫瘤科團隊確定了手術方案:將病變的腫瘤連帶被侵犯的椎體整體切除,并用釘棒系統固定后,植入3D打印人工椎體代替被切除的脊骨。
3D假體設計
手術在省骨科研究院院長金大地教授的指導下,從早上8點一直做到晚上8點,整整12個小時。手術切除了患者第4節腰椎與第3節、第5節各半節椎體,總共長達9厘米,并植入了同樣尺寸的3D打印人工椎體。該次手術由李浩淼率領骨腫瘤科團隊,聯合血管外科、普外科、泌尿外科等多學科完成。
3D打印換脊骨圖片
術后檢查顯示,患者體內的3D打印人工椎體匹配良好,人工椎體兩端弧形設計與上下椎體終板貼敷可靠。患者術后恢復良好,術后兩周就可下地行走,并于近日出院。
據介紹,3D ACT人工椎體系統彌補了傳統鈦網類產品的應用不足,在骨與植入物的融合、避免椎體終板塌陷、組織結構重建等方面具有顯著優勢,更加符合人體力學和生理結構,術后骨愈合能力佳,發生并發癥的幾率大大降低。該院采用MDT(多學科診療團隊)模式已治療了100多例疑難復雜的骨腫瘤與軟組織腫瘤病例,取得了良好效果。
(責任編輯: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