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客課程體系引入STEAM教育,升級中小學創客教育
隨著創新教育逐漸成為教育的主流,像STEAM教育、創客教育等概念也走進了學校的課堂。雖然開拓了老師的授課思路,但也引發了一個思考,創客教育跟STEAM教育到底有什么關系呢?其實兩者都是屬于跨學科教育,需要將原本孤立的學科進行有機整合。其中STEAM教育涉及的科學、技術、工程、藝術、數學等知識,為創客教育提供了扎實的學科基礎,因此,許多學校開設的創客課程多少會涉及到STEAM中的幾大學科,但卻比較零散,不成體系。而來自無錫市河埒中學顧曉晨老師,在i3DOne青少年三維創意社區分享的這套創客課程體系,則很好地將STEAM中的幾大學科融合到了創客教育中。
顧曉晨老師分享的《美麗的家鄉》這套課程(http://www.i3done.com/index.php?a=series_show&id=13 ),其開課思路就是將城市的歷史文化、地標建筑、生活習俗,通過3D One這款青少年三維創意設計軟件,將具有代表性的物品還原出來。根據不同模型的特點,老師引導學生通過自己“一磚一瓦”的設計來提升角色的代入。跟過去只看書本文字圖片的硬性記憶不同,學生的參與感更強,記憶也越加生動和深刻。

例如城市歷史文化,顧老師選擇了古運河清明橋,學生可以化身為古代的造橋師,在設計的過程中,不僅可以了解到古代橋梁的工程學特點,還能感受古人美學理念與造詣;通過三桅船的每一個構造也能理解相應的物理技術知識。
而城市地標建筑方面,學生又能以現代建筑師的身份來完成無錫博物館、大劇院,從每一個設計環節中,學生都能理解到現代建筑的技術和美學理念。
顧老師的這套課程雖然是根據實物進行模擬設計,但是創客教育的價值在于培育創造力。所以顧老師在教學過程中也會引導學生加入自己新的創意,而不是一味的模仿。例如古運河清明橋的設計,可以加入一些其它古代元素,例如垂柳、錦旗、人物,做出更具有故事情節的模型或進行寫作、表演,又可以進一步培育學生的想象力、文字表達能力。
通過顧老師的這套融合STEAM教育的創客課程可以發現,創造力的培育是一環接一環,而不是單一、零散的內容。而3D創意設計課程作為創客教育的核心基礎,它能夠與其它創客活動很好的融合、延展,開發更多新形態的課程模式。
(責任編輯: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