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D打印技術能與百年前的流水線生產相提并論嗎?(4)
3D打印畢竟是材料融化后一層層的堆積上去的,噴嘴的精度決定了它的表面不可能做到光滑。打印完成之后,還需要通過打磨機床,對零件進行打磨處理。所以說,要想直接用3D打印做大尺寸零件,那表面粗糙度不是能忍受的。
2015年,第一輛能夠上路的3D打印汽車-Strati被“打印”出來,制造過程從頭到尾只花費了44小時,它的車身覆蓋件、引擎蓋、底盤燈部件,均是由3D打印機打印出來的。
這輛由美國亞利桑那州的local Motors公司創造的3D打印汽車,是一輛雙門雙座敞篷小車,名為Strati。它是一款電動車,后輪驅動。根據官方消息,它的最高速度為80Km/h,搭載了6.1kWh電池,續航里程大約為100Km。
這樣的參數對于日常使用來說都成問題。同時該車毫無儲物空間,簡直就是一個只能滿足短途代步的四輪機器。
同樣是2015年,在舊金山舉行的O’ReillySolid會議上,DivergentMicrofactories(DM)公司推出一輛基于3D打印部件的超級跑車。
(責任編輯: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