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對論空間將在加利福尼亞生產第一個完整的3D打印火箭
據悉,新一代的火箭建造者“Relativity Space(相對論空間)”公司將要啟用一個全新的自動化工廠。近日,Relativity Space公司宣布,該公司建設在美國加利福尼亞州長灘(Long Beach)占地11150平方米的生產基地將很快投入使用。該公司的最終目標是用3D打印的火箭徹底改變太空飛行。
新的工廠靠近Relativity Space在洛杉磯的舊總部,未來將容納業務運營部門和生產“Terran 1(人族1號)”火箭的自動工廠。該火箭計劃明年進行首次飛行。

Relativity Space公司的首席執行官表示,公司在長灘建設的自動化火箭工廠,將利用機器人技術、3D打印技術和人工智能技術建立一種全新的制造平臺,這將打破此前近60年的常規航天制造技術。該CEO還表示,在沒有固定工裝的情況下,公司實現了大量的零件計數和風險降低,提高了迭代速度,并創建了一個全新的價值鏈。而且我們很有信心,公司的自主工廠將成為整個航空航天行業未來的技術堆棧。
這位Relativity Space公司的CEO,曾經在杰夫·貝佐斯的航天公司“藍色起源(Blue Origin)”工作過,而且公司的另一位聯合創始人喬丹·諾內曾是SpaceX公司的雇員。兩人在2015年成立了“Relativity Space(相對論空間)”,并且只用了幾年時間就將其公司展現在公眾的面前。
該公司的目標是通過3D打印和智能自動化大幅增加進入太空的機會。使用這種方法制造火箭,要比傳統的火箭復雜得多,但是更可靠,建造速度也更快。例如,根據Relativity Space公司的描述,其95英尺高(29米)的“人族1號”火箭的部件數量,只有“普通”火箭的1%。這枚兩級火箭將能向近地軌道發射最大2750磅(1250公斤)的載荷,發射成本僅1000萬美元,而且這枚火箭可以在不到60天的時間,內從零開始完成建造。

順便說一句,“人族1號”火箭的有效載荷能力,正好使它處于小型衛星發射火箭(如Rocket Lab公司的小型火箭Electron)和大型商業火箭(如SpaceX的獵鷹9號)之間。新工廠的建設也反映出了Relativity Space公司在全美國范圍內不斷增長的足跡。例如,該公司已經在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位于密西西比州的斯坦尼斯航天中心(Stennis Space Center)租賃了一座占地20440平方米的廠房,還獲批可以使用斯坦尼斯的兩個測試設施。另外,該公司已經獲得了在佛羅里達州卡納維拉爾角空軍基地使用16號發射復合體,發射“人族1號”火箭的授權。
由此可見,Relativity Space公司的視野不但超出了美國的邊界,事實上遠遠超出了地球軌道。該公司聲稱,他們希望最終幫助人類殖民火星。該公司的聲明中稱,“我們相信,在地球和火星上,人類將會有一個更加充滿靈感的未來。在人類定居的早期,智能自動化和輕便、緊湊的3D打印,將是快速建立資源稀缺的新社會所需要的基礎技術。”Relativity Space公司稱,其Aeon火箭發動機的設計,可以適應征服紅色星球的愿景。正如SpaceX創始人兼首席執行官埃隆·馬斯克所強調的那樣,發動機燃燒液氧和液態甲烷,這兩種物質都可以在火星上生產。(SpaceX新推出的猛禽發動機也是燃燒氧氣和甲烷,將為該公司的星際飛船和超重型火星殖民運輸系統提供動力。)
盡管,目前Relativity Space公司還尚未推出任何產品,但投資者對該公司表現出了相當大的信心。僅去年秋天,Relativity Space在一輪融資中就獲得了1.4億美元,使公司的總投資達到1.85億美元。
這次新工廠的建成也為投資者和客戶提振了信心。據悉,已經有客戶開始排隊預定“人族1號”火箭。例如,Relativity Space公司最近宣布與Momentus、Telesat、Spaceflight和泰國初創公司mu Space簽訂了有效載荷發射合同。
(責任編輯: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