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在躊躇? 購買3D打印機需要考慮哪些因素
隨著3D打印機逐漸走向消費級市場,3D打印機不再是遙不可及的神壇。3D打印玩家、創客、設計師等人群逐漸重視3D打印這種增材制造技術,紛紛向3D打印機示好。或醫院制造手術模型、或制造行業制造3D模型、或3D打印日常生活品,消費級3D打印逐漸向大眾靠攏。或許,人們還有疑問,到底如何選購一款值得買的3D打印設備。換言之,我們辨別一臺3D打印機的優劣從哪些方面出發。
3D打印材料的多樣性是重中之重
消費級3D打印設備一般是FDM機型,因為價格相對SLA或者DLP便宜,所以走向大眾視線的機型大都是FDM機型。而該技術類型下的材料,我們一般稱之為線材,線材也有很多類型,例如ABS、PLA、橡膠等柔性材料、導電性材料、黏土等。然而,并不是所有的材料都會適用1臺機型,也并不是1臺機型可以兼容所有的線材。通常,我們所接觸到的FDM機型都會兼容ABS、PLA線材。不過,有些FDM機型兼容的不單是這兩種材料,甚至兼容更多。材料的多樣性有助于擴充可打印物體的多樣性,規定了購買產品后,用戶可打印物體的多少,也就是實用性。
大部分是PLA/ABS線材
操作的便捷性是關鍵因素之一
機器初裝是大家買到設備后首先面臨的問題,而手動調平構建平臺就是一件麻煩事,此外,用戶還需要在3D打印機的控制平臺上對3D打印機進行設置。隨著大眾對3D打印設備的接受,用戶對3D打印機的安裝并不是很了解,這就需要廠商需要簡化3D打印機的初裝步驟,以便用戶對打印機進行安裝。隨后,手動調平構建平臺改成自動智能調平(市面上有些手動、有些自動)。自動智能調平構建平臺的方式在很大程度上便捷了人們的使用。此外,線材的安裝以及相關走線需要用戶自己去安裝,線材安裝的步驟較為簡單,此處不再贅述。所以,操作的便捷性也是關鍵因素之一。對于入門級用戶而言,便捷的操作體驗是非常重要的,無需復雜安裝實現簡單上手,這在產品初裝和后期產品調整都有很大的幫助。
步進機,圖源:網絡
3D模型來源的多樣性也是關鍵因素
我們知道通常3D模型有三種方式:3D建模、3D掃描、3D模型網站獲取。3D建模需要3D設計軟件和3D設計知識,3D掃描雖然是直接對實物進行掃描,但是為了保證3D打印物體的完整性,用戶需要對3D數字模型進行修整。對于大眾用戶而言,3D模型網站獲取無疑是最便捷的方式,但是模型網站通常需要收費。為了保證用戶獲取模型,許多3D打印廠商選擇和3D模型網站進行合作,讓用戶在該網站上免費獲取3D模型。所以用戶在選擇一款3D打印機時,需要對3D打印廠商和哪些3D打印模型網站進行了戰略合作。此外,3D模型網站的模型收費情況有所不同,有些免費、有些需要注冊之后方可免費試用、有些付費,用戶可根據實際需要對這些模型進行選擇,防止付費達不到滿意的情況發生。
精度和速度是選擇一款3D打印機需要考慮的問題
在3D打印領域,精度和速度往往背道而馳,形成了一種3D打印領域的悖論:當人們需要精度高的3D打印物體時,花的時間會很長;當花的時間短時,我們需要把打印的精度調低。打印精度就是打印時調整的層厚,FDM機型的層厚約薄,打印時間就越長。此外,對于FDM 3D打印機型來講,打印速度一直是一個很尷尬的問題,相比SLA低,但是價格足夠碾壓SLA機型,所以提前走向消費市場。用戶在選擇3D打印機的時候需要對該機型的打印精度進行了解,最小層厚是多少等問題。
價格是不容忽略的因素
進入大眾消費市場的一般是開源的FDM機型,但是由于性能、服務的不同,這些機型的售價有所區別,甚至差別很大。據悉,我國市場上的FDM機型的售價分為3個梯次:萬元及其以上機型;五千元左右機型;五千元以下機型。萬元及以上機型主要是國外的3D打印機,如MakerBot生產的3D打印機。國內的廠商生產的3D打印機大都在5000元以上10000元以下。購買配件自行DIY的3D打印機一般價格在5000元以下,這類人群使用開源的FDM機型,加之步進機、線材等相關配件自行制作,成本低,但是沒有服務保障。當然,這3類價格區域小編沒有任何的建議,只要用戶根據自己的實際需求進行選擇即可。
機型價格,后三款DIY
編后語:
售價、精度、速度、便捷性是判斷3D打印產品用戶體驗的幾個方面,用戶根據這幾方面的要素對產品的性能、綜合性價比進行拿捏,選購一款適合用戶使用的3D打印產品。在FDM機型領域,國產3D打印機的使用體驗有奮起直追的趨勢,例如西通的3D打印產品等。本文所提及的幾大因素為用戶選擇3D打印產品提供了一種參考,希望本文能夠為你們帶來幫助。
(責任編輯: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