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業】河南小伙兒自曝3D打印創業之路
2008年的一場全球金融危機,使滄州小伙兒陳勇的第一次創業以失敗告終。接下來的7年時間,他以職業經理人身份,就職于北京、上海的一些大企業,為再次創業做準備。最終,他迎來了事業第二春:創辦研發銷售3D打印機的公司。
創業失敗,由老板變回“打工仔”
近日在滄州百星創業孵化基地,記者見到了陳勇。2003年,畢業于河北師范大學英語系的陳勇,應聘到省紡織品進出口股份有限公司從事外貿銷售。幾年后,他在北京成立了一家外貿公司,自己當上了老板。憑借豐富的銷售經驗,陳勇攬到了不少國際訂單,手下的員工也增加到十幾人。
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爆發后,公司接到的訂單銳減,前期投入血本無歸,陳勇的公司遭到重創,難以維持。這次失敗讓他意識到,創業僅憑熱情不行,還要具備多方面的能力,比如如何管理公司、如何規避風險等,而這些能力,要靠不斷的學習和歷練才能獲得。為此,他有了一個新打算:重新當“打工仔”,在實踐中再學習。
為彌補自身的不足,陳勇先后到北京、上海的一些大型外貿公司從事外貿銷售管理工作。
回鄉創業,鎖定3D打印領域
2013年,陳勇第一次接觸到了3D打印機。“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我平時對電子產品挺感興趣,所以一下對3D打印技術著了迷。”由于這是一種新技術,毫無基礎的陳勇通過到處找人請教、上網查資料,很快從一名“門外漢”變身專家,不僅能熟練地操控3D打印機,對3D打印機的內部構造也了如指掌。
在研究3D打印機的過程中,目光敏銳的陳勇發現了商機:目前這種打印機在珠三角等地已經開始流行,但河北市場還是空白。“這不正是創業的好機會嗎?”但因有過一次失敗的創業經歷,他沒有急于行動,而是先做起了市場調查。經過調查更加堅定了他的信心,“整個河北僅有一家研發銷售3D打印機的公司,市場機會很多。”陳勇說。
就這樣,今年9月,河北悅美電子科技有限公司在百星創業孵化基地掛牌成立,專門從事3D打印技術研發、3D打印設備的制造及銷售。在陳勇的辦公室記者看到,一個個惟妙惟肖的人物造型、可愛的花盆、墻上的掛鉤,都是他利用3D打印一次成型技術制作的創意產品。
盡管事業剛剛起步,但陳勇信心滿滿:“我要做的不單是創業,還有創新。目前我們已經研發出3種機型,雖然以公司的實力現在還無法進行批量生產,但我相信在不久的將來,我們的產品一定會打開市場,為老百姓的生活帶來便利。”
熱心公益,創業路上有愛相隨
早在新公司成立前,陳勇就參加了由3D虎(全球3D打印資訊移動服務平臺)主辦的“手拉手愛永存”公益項目。這一公益項目可以免費為手部有殘疾的兒童“私人定制”假肢。上個月,該項目負責人介紹,寧夏回族自治區有一個6歲的男孩右手畸形,想做一個假肢,但由于手部情況比較特殊,定制難度非常大,沒有公司愿意接這個任務。陳勇得知情況后主動請纓。一個月的時間,他又是咨詢骨科專家,又是聯系假肢設計師,幾經修改,最終為孩子量身定制了一款假肢。
“做公益,本就是每個人該盡的一份責任。我計劃以后將不定期拿出5%的銷售額,專門用于資助貧困地區和偏遠地區的失學兒童。”陳勇說。
(責任編輯: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