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D打印定制男鞋、試行就銷售百萬,李開復、吳曉波都為它買單
“這個世界上真的沒有所謂的夕陽產業,有的只是夕陽的人。”
最近,對于傳統零售鞋業的消息似乎并不太好。
4月19日鞋業巨頭百麗停盤,從原來巔峰的千億市值可能會被54億低價收購;曾經開遍全國的零售商達芙妮,關店近千家。
但是,對于掘匠科技創始人林小海來說,這其實是一個巨大的契機。
傳統的鞋業零售,產品設計上競相模仿,同質化嚴重;在倉庫運輸和訂單處理上周期漫長。目前中國男鞋市場更是無法滿足用戶個性化的需求。
中國男裝皮鞋的市場里,最大的制造商才占半分之五點幾。因此,在這個過千億的男鞋市場里,形成的是千萬家小企業的螞蟻經濟形態。而互聯網是一個可以借助的有力工具,降低生產制作周期、生產成本、模式化的成本,來進入這個行業。
所以林小海想用現代的技術手段與傳統的工藝相結合來進入定制鞋履行業。
而手工定制皮鞋,也有本身自帶的痛點。
“在定制皮鞋時,要先為客戶制楦。鞋楦是用木頭手工制成,同時制楦過程中需要反復修改,多次確認是否符合腳型”。
一雙定制皮鞋的制作周期,僅僅是個人的鞋楦就需要1個月的時間,而且顧客要反復到店測量,時間成本非常高。
因此如何快速完成測量足部數據,并形成定制化的鞋楦,就成為林小海經常思考的問題。
2015年12月,“掘匠”正式成立。林小海運用紅外掃描和3D打印技術,解決了傳統定制鞋周期長的問題。
用戶在團隊自主研發的紅外線掃描儀中掃描后,可獲得腳部53個精準數據。隨后選定款式面料,提交訂單,掘匠即可為用戶3D打印制楦,并交由工匠完成手工制鞋。
1分鐘掃描數據,3分鐘數據轉楦,15分鐘制楦,用不到半小時的時間,完成了傳統定制行業1個月的工作。再把數據傳輸到工廠,工匠手工制鞋。目前掘匠制作一雙手工定制鞋全程包含運輸的時間用時15天。
這樣定制鞋,成功俘獲了吳曉波、李開復、徐小平的心。
折服了吳曉波的定制鞋履
“穿一雙合腳的鞋,是一件很幸福的事情。”
吳曉波老師作為掘匠的用戶,曾經說過他的體驗:
我的腳42碼,在很多年來我買皮鞋有很大的困擾。因為我的腳外側的那塊骨頭長得比較低,所以我每次去買皮鞋,只要是硬質皮鞋的話,哪怕是尺碼差不多,穿到腳上以后呢,我的腳外側的那塊骨頭就會跟皮鞋產生摩擦,非常的痛。然后把鞋每次拿去給鞋匠師傅調理他也沒有辦法,他說我可以幫你撐大,但是旁邊的那塊皮我沒有辦法把它磨低。
不久前我到北京去看一個80后的年輕人做了一個創業的項目。他研發出了一臺3D掃描儀。我把腳放到那個掃描儀里面,15秒以后,掃描儀可以掃描出53個我的腳的數據,然后形成一個3D的建模。
然后他就把我的腳型傳到廣東的制鞋工廠,那些工匠可以在兩個禮拜之內,為我的這雙腳做出任何款式和皮質的皮鞋。
通過自主研發掃描儀器實現足部數據收集,并將數據交付工廠實現3D打印制楦(制鞋模型),工匠按楦手工制鞋。掘匠用它的模式,為吳曉波打造了一雙舒服的鞋。
林小海(左)與吳曉波(右)
(責任編輯: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