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富江蘇:3D打印眼鏡也可貼身定做

二十秒三維掃描,全方位收集臉部數據,電腦建模 3D打印 ,量身定做貼合個人臉型的眼鏡。海歸小伙瞄準個性化定制需求,3D打印眼鏡能否掀起傳統行業新潮流?
戴眼鏡的人都知道,要找到一副完全適合自己臉型的眼鏡,并不容易,眼鏡的大小寬窄長短,都會影響佩戴時的舒適度。南京小伙殷昊東,為了解決眼鏡不合臉這一常見的消費痛點,想到了量身定做3D打印眼鏡,來看看他都有哪些妙招。
殷昊東,1991年生,南京人,碩士學歷,2014年進入3D打印行業,2016年初投入本金40萬元,把重心放在3D打印定制眼鏡上,產品面市四個月來,累計客戶500多人,銷售額50萬元左右。
5歲的南京小朋友奧斯卡患有天生遠視,度數高達850,媽媽為了給他找合適的小眼鏡,沒少費心思,隨著年紀漸長,適合奧斯卡的小眼鏡越來越難找。

無奈之下,孩子的媽媽徐女士只能買了一副相對接近兒子臉型的眼鏡,但這副眼鏡的鏡距是63毫米,遠遠超過孩子48毫米的瞳距,矯正視力只能達到0.9到1.0,而且,偏大的鏡框在孩子臉上也顯得不太匹配。經過朋友介紹,徐女士來到殷昊東這里,嘗試為兒子做了一副3D打印眼鏡。
配鏡師為客戶頭部進行掃描,一般只需花費20到30秒,隨即電腦里就會出現客戶的三維頭像,超高精度的三維掃描技術,將人臉部的立體信息轉換為計算機能直接處理的數字信號,快速非接觸式獲得立體尺寸數據,形成后臺打印工廠所需的生產尺寸,然后用戶再選擇喜歡的款式和顏色,整個制作過程新穎又方便。
殷昊東說,這種3D打印的材料很輕盈,密度只有0.95,甚至可以漂浮在水上。這種眼鏡,戴上一整天,鼻子、耳朵、太陽穴這里也不會有負重感。



經過5到7天的制作,一副3D打印眼鏡就能完成了,它只有7到9克,能給客戶提供完全匹配、無縫對接的佩戴感。打印一副3D眼鏡,一般要800到1200元,加上鏡片,總價預計2000元左右,雖然比普通配鏡的價格貴,但徐女士還是覺得物有所值。
輕巧貼服的3D打印眼鏡,滿足了不少客戶的特殊需求,不過,殷昊東的3D眼鏡也碰到過一些質疑,他把這些疑問化作了動力,不斷完善著自己的產品。
殷昊東的創業,源于自己在生活中的親身體驗。近視多年的他,之前常常感慨,找不到合適的眼鏡。
夏天出油出汗比較多的時候,還經常出現眼鏡滑下來的囧事,在接觸到3D打印技術后,殷昊東萌發了打印眼鏡的想法。2016年,殷昊東籌集了40萬元初始資金,正式開始創業。他挑選了一家擁有德國工業3D打印機的代工廠做粗加工,又在安徽租賃了一處廠房,完成后續精細加工點,做后續的著色、拋光、鍍膜等工序。為了試驗產品的可行度,他并沒有立刻將眼鏡推向市場,而是找了很多身邊的朋友幫助試戴。

經過了四五十次客戶試驗后,殷昊東最終將產品方向調整到光學矯正眼鏡上。由于3D眼鏡使用的材質主要是尼龍,觸感跟傳統的金屬或板材眼鏡很不同,許多人并不能接受。
為了改善尼龍質地本身的木質粗糙感,殷昊東就在眼鏡造型上下功夫,他請來一些設計界的朋友,把歐美的潮流概念引入眼鏡設計,還加上一些個性化的小設計,比如說可以將個人的名字打印在鏡框鏡腿上面。
就這樣,經過了半年多的反復修改,殷昊東的3D打印眼鏡今年初正式面世,幾乎所有客戶都給出了好評,其中還有一名客戶出差時候把眼鏡忘在了香港,此后費勁周折也要把眼鏡找回來。
售價兩千元的3D打印眼鏡價格不菲,受眾面也相對狹窄,那么殷昊東打算如何推廣他的產品呢?3D定制眼鏡,又能否改變未來的眼鏡行業?
與一般眼鏡不同的是,殷昊東沒有選擇傳統店鋪作為自己的主營渠道,而是和一些潮牌眼鏡店合作,依靠圈層營銷和熟客推薦的方式來推廣產品。比如他的第一個合伙人房先生,就在新街口一棟寫字樓里開著一家眼鏡店,擁有穩定高端的客群,殷昊東和他合作,取得了不錯的業績。

房寧說,作為眼鏡行業來講,一直也希望有個消費升級的產品,私人定制恰巧符合這樣的概念。第二作為眼鏡行業,最大的痛點就是產品庫存,私人定制實際上解決了零庫存的問題,減少我們庫存上的風險和損失。
今年,殷昊東依然打算復制這種推廣模式,在特殊和高端用戶聚集的地方,售賣3D眼鏡,比如一些專業視光機構和眼科醫院。
新財經創業導師表示,殷昊東選擇不走傳統店鋪的模式,其實是比較適合3D眼鏡特點的,加上后端找到3D打印廠合作,形成整體輕資產運營,有助于項目穩健發展。由于目前3D打印工藝上不夠精細,需要后期打磨,人力投入相對較大,產品成本較高,創業導師建議,殷昊東的拓展步伐,不宜邁得太快。
外表時尚,內心踏實,年輕的殷昊東,有著90后對流行風向的敏銳觸覺,和對生活痛點的準確捕捉,擁有美國留學經歷的他,充分利用自己的人脈和資源,鋪展出一個另類時尚的創業小天地,不復制前人的經驗,專注于自己的超越,相信他的創業之路,也會像期盼的那樣,潛力無限。
(責任編輯: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