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影像3D打印技術再獲突破 掘金5只潛力股
—重慶商報記者方朝春
大連理工大學日前宣布,該校電子信息與電氣工程學部生物醫學工程系副教授王洪凱率領學生團隊成功發明醫療影像3D打印建模軟件,這一建模軟件將最新的醫學影像處理技術與3D打印技術相結合,為病人量身訂制器官模型、用于外科手術計劃的制定。
王洪凱團隊開發的醫療影像3D打印建模軟件,將醫學圖像轉化為三維結構,通過3D打印技術打印器官模型,為醫生能夠更好地了解患者解剖結構提供依據,同時幫助醫生進行手術規劃和手術演練。
據悉,建模軟件是將3D技術應用于醫療領域的關鍵一環,在通過CT、核磁等影像設備得到患者原始的醫療圖像后,建模軟件將對圖像進行處理。此番王洪凱團隊發明的建模軟件采用交互式圖像分割算法,具有豐富的醫療影像分割建模功能,能夠實現對多種臨床數字醫療影像的處理。目前,該軟件已在河南省腫瘤醫院、河南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徐州醫學院附屬醫院等多家醫院的手術過程中投入應用。
近年來,3D打印技術應用從最初科研發展逐漸延伸至醫療、工業、汽車和航空航天等領域,應用范圍逐漸擴展。而根據3D工業級打印機應用的特點和現實情況,醫療能夠有效解決患者的疾病困擾,從體外模型到體內植入,從骨科、牙科到內臟器官,3D打印的醫療應用的生物活性逐漸提高。
今年1月印發的“十三五”生物產業發展規劃提出,加速新材料技術應用,繼續加快植(介)入醫療器械新產品的創新和產業化,推進增材制造(3D打印)技術在植(介)入新產品中應用。
國泰君安證券認為,3D打印技術在高端制造領域有著得天獨厚的優勢,且技術前沿、價值量高等,未來向這一領域的拓展將持續受到政策支持與行業促進。
據機構預計,全球3D打印市場規模將呈現快速增長態勢,到2018年市場規模將超過110億美元。IDC此前在“全球3D打印支出指南半年報告”中預測,自2015年至2019年,全球3D打印支出的年復合增長率將達到27%,而2019年的支出將達到267億美元。
大同證券重慶營業部認為,生物領域醫療應用將是3D打印工業應用的重要發展方向之一,且隨著市場需求提升以及技術不斷創新,醫療領域中3D生物打印應用優勢將日益凸顯,A股市場中涉及生物3D打印相關業務的工業級醫療應用企業將直接受益。
潛力股:藍光發展(600466)、美亞光電(002690)、銀邦股份(300337)、光韻達(300227)、先臨三維(830978)。
(責任編輯: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