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D打印手術導板幫英國小伙兒重塑面部
藝術家創作一個人體面部雕像作品靠的是什么? 科學谷菌猜想,你也想到了“美感”和“靈感”吧?不過,如果我們對一臺面部重建手術問同樣的問題,你還會給出同樣的答案嗎?畢竟,手術結果關系到人的健康,在手術治療的過程中一切均需進行嚴謹、科學的規劃和安排,力求精準的實施手術,以達到治療效果。總之,手術并不是一件跟著感覺走的事情。
怎樣才能精準的完成一臺手術呢?除了醫生的經驗和技術,在復雜手術中使用3D打印的手術導板也是實現精準手術的保證。近日,英國Morriston 醫院是怎樣借助3D打印手術導板成功完成一臺面部重建手術的。
圖片來源:Renishaw
小導板 PK 大挑戰
患者情況
英國的一位年輕患者曾經歷過一場車禍,在車禍中他的面部受到嚴重損傷。車禍發生后,醫院對患者進行了急救,然而這次手術的主要目的是保住患者面部的基本功能,手術后患者臉部的左右兩側是明顯不對稱的。因此,在身體康復之后患者接受了第二次手術,進行面部的對稱修復。
手術挑戰
在這臺手術中,醫生需要切下部分骨骼,并使用植入物將切下的骨骼重新固定到指定位置。手術過程中既要做到面部組織、神經不受損傷,又要保證患者面部的修復效果,手術的難度和不確定性非常高。面對這樣的復雜手術,如果僅依靠醫生的經驗和技術,無疑是一個很大的挑戰。因此,醫療團隊使用手術導板作為切割和固定骨骼的工具,提高手術精準性、降低風險。
手術導板的設計和3D打印
圖片來源:Renishaw
手術前醫生安排患者進行了CT 檢查。CT 檢查產生的醫學影像將通過CAD軟件對患者面部進行三維重建設計,以及進行手術預規劃。手術導板正是在手術規劃過程中完成設計的。制造手術導板的設備是英國雷尼紹公司(Renishaw)的選擇性激光熔化3D打印機,打印材料是鉻鈷合金粉末。
圖片來源:Renishaw
根據手術需要,醫療團隊設計了兩個手術導板,其中一個手術導板,是醫生在對左側錯位的顴骨進行精準切除時使用的,另一個導板的作用則是將切除的顴骨定位在與右側顴骨對稱的位置上。接下來,醫生使用了一個3D打印植入物固定這塊顴骨。在固定完成之后,將手術導板移除。
相信大家和科學谷菌一樣關心手術的結果吧?通過患者手術前后的對比照片來看,3D科學谷認為手術的效果是理想的。
通過手術導板的設計過程我們不難理解,每個手術導板都是根據患者的病情定制化設計的,僅在手術時一次性使用。而3D打印技術是制造定制化、小批量的醫療器械的理想 “伙伴”。除了手術導板,制造骨科植入物也是3D打印技術在外科手術領域的主要應用,其中標準髖臼杯植入物已經通過了國家藥品監督部門的審批,進入到了產業化生產階段。
(責任編輯: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