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省理工研究人員為便攜質譜儀3D打印微型精密組件
時間:2024-01-05 13:53 來源:南極熊 作者:admin 閱讀:次
導讀:質譜儀是識別化學物質的設備,廣泛應用于犯罪現場分析、毒理學測試和地質調查等領域。但采用傳統制造技術生產的設備體積過于龐大、價格昂貴且容易損壞,這限制了它們的使用范圍。
2024年1月5日,麻省理工學院(MTL)的研究人員利用3D打印技術為質譜儀核心部件開發了一種質量過濾器,它是質譜儀的核心部件,比用傳統技術和材料制造的同類過濾器更輕、更便宜。這種3D打印四極桿質量過濾器(QMF)可以在幾小時內以幾美元的價格制造出來。同時,該設備與一些商業級濾質器一樣精確,而這些濾質器的成本可能超過10萬美元(約合71萬人民幣),并且需要數周時間才能完成生產。
這一輕質、低成本、高精度的四極桿成果標志著MTL的首席研究科學家,論文的資深作者Luis Fernando Velásquez-García二十年來在生產3D打印便攜式質譜儀方面的重要突破。他表示:“我們并非第一個嘗試這一創新的團隊,但我們是第一個成功實現的。雖然存在其他小型四極桿過濾器,但它們無法與專業級質量過濾器相媲美。如果尺寸和成本能夠更小,而性能不受損害,這將為硬件領域帶來無限可能。”
為什么要優化質譜儀的核心原件
質譜儀的核心組件是濾質器,該組件利用電場或磁場對帶電粒子進行分類,根據它們的質荷比來實現。這種技術允許設備測量樣品的化學成分,從而識別未知物質。舉例來說,科學家可以將便攜式質譜儀帶到雨林的偏遠地區,迅速分析潛在的污染物,而無需將樣本運回實驗室。輕便的設備更為經濟實惠,也更容易被發送到太空,用于監測地球大氣層或遙遠行星大氣層中的化學物質。
四極桿是一種常見的濾質器類型,由圍繞軸的四個金屬桿構成。當在棒上施加電壓時,產生電磁場,具有特定質荷比的離子將在濾質器中央旋轉,而其他顆粒則從側面逸出。通過改變電壓的組合,可以瞄準具有不同質荷比的離子。
雖然設計相對簡單,典型的不銹鋼四極桿可能重達幾公斤。然而,將四極桿縮小并不容易,因為這樣做通常會引入制造過程中的錯誤。此外,較小的濾質器收集的離子較少,導致化學分析的靈敏度降低。
采用3D打印制造理想的四極桿
為了克服這種權衡,研究人員采用了增材制造技術,利用玻璃陶瓷樹脂制造了理想尺寸和形狀的小型四極桿,以提高精度和靈敏度。這種材料可以在高達900°C的溫度下承受,并在真空中表現良好。
該設備采用大桶光聚合工藝生產,通過將活塞推入液態樹脂桶中,然后照亮并固化微小間隙中的樹脂,一層一層地構建設備。
3D打印技術的優勢在于可以積極迭代設計,由于3D打印機幾乎可以形成任何形狀,研究人員設計了帶有雙曲桿的四極桿,這種形狀非常適合質量過濾,但傳統方法難以制造。
研究人員還在桿周圍打印了一個復雜的三角形網格網絡,以提供耐用性,并確保在設備移動或搖晃時桿保持正確的位置。
為了完成四極桿,他們使用了化學鍍技術,在桿上涂覆一層金屬薄膜,使其具有導電性。這一過程通過掩蔽化學品覆蓋除桿外的所有部分,然后將四極桿浸入加熱到精確溫度和攪拌條件的化學浴中來實現。這樣可以在棒上均勻沉積金屬薄膜,而不會損壞設備的其余部分或導致短路。
Velásquez-García表示:“考慮到3D打印機的限制,最終我們成功制造出最緊湊、最精確的四極桿。”
最大化性能
該團隊表示,相較于其它微型濾波器,他們的3D打印四極桿質量過濾器(QMF)可以獲得更高的分辨率。這些四極桿的長度約為12厘米,密度為同類不銹鋼過濾器的四分之一。
進一步的實驗表明,這些3D打印的四極桿在精度上可以媲美大型商業過濾器。
普渡大學化學教授Graham Cooks解釋道:“它的優點在于它比大多數商業同類產品更小、更輕,而且采用了增材結構的整體制造。對于其性能如何與四極離子阱相比,這是一個懸而未決的問題。四極離子阱依賴于相同的電場進行質量測量,但沒有像四極質量過濾器那樣嚴格的幾何要求,”
利物浦大學電氣工程和電子學教授Steve Taylor表示:“這篇論文代表了四極桿質量過濾器制造領域的真正進步。作者將先進材料、四極桿質量過濾器驅動電子設備和質譜制造知識結合起來,以低成本生產出一種性能良好的新型系統。”
Taylor補充道,由于四極桿質量過濾器是多種類型質譜系統的精密核心原件之一,因此這篇論文在整個質譜領域具有重要意義,該領域在全球范圍內代表著一個價值數十億美元的產業。
未來,研究人員計劃通過增加過濾器的長度來提高四極桿的性能。較長的過濾器能夠實現更精確的測量,因為當化學物質沿其長度移動時,更多應該被過濾掉的離子會逸出。他們還打算研究不同陶瓷材料,以提高傳熱性能。

2024年1月5日,麻省理工學院(MTL)的研究人員利用3D打印技術為質譜儀核心部件開發了一種質量過濾器,它是質譜儀的核心部件,比用傳統技術和材料制造的同類過濾器更輕、更便宜。這種3D打印四極桿質量過濾器(QMF)可以在幾小時內以幾美元的價格制造出來。同時,該設備與一些商業級濾質器一樣精確,而這些濾質器的成本可能超過10萬美元(約合71萬人民幣),并且需要數周時間才能完成生產。

△由于3D打印技術使研究人員能夠輕松嘗試新設計,因此他們在到達最終迭代(h)之前創建了許多不同的四極濾波器,該濾波器被一系列三角形晶格包圍以提供耐用性
這一輕質、低成本、高精度的四極桿成果標志著MTL的首席研究科學家,論文的資深作者Luis Fernando Velásquez-García二十年來在生產3D打印便攜式質譜儀方面的重要突破。他表示:“我們并非第一個嘗試這一創新的團隊,但我們是第一個成功實現的。雖然存在其他小型四極桿過濾器,但它們無法與專業級質量過濾器相媲美。如果尺寸和成本能夠更小,而性能不受損害,這將為硬件領域帶來無限可能。”

△該研究已發表在在《先進科學》雜志上,題目為“通過陶瓷樹脂槽光聚合實現具有統一質量分辨率的低成本、緊湊型四極桿質量過濾器”(傳送門)
為什么要優化質譜儀的核心原件
質譜儀的核心組件是濾質器,該組件利用電場或磁場對帶電粒子進行分類,根據它們的質荷比來實現。這種技術允許設備測量樣品的化學成分,從而識別未知物質。舉例來說,科學家可以將便攜式質譜儀帶到雨林的偏遠地區,迅速分析潛在的污染物,而無需將樣本運回實驗室。輕便的設備更為經濟實惠,也更容易被發送到太空,用于監測地球大氣層或遙遠行星大氣層中的化學物質。
四極桿是一種常見的濾質器類型,由圍繞軸的四個金屬桿構成。當在棒上施加電壓時,產生電磁場,具有特定質荷比的離子將在濾質器中央旋轉,而其他顆粒則從側面逸出。通過改變電壓的組合,可以瞄準具有不同質荷比的離子。
雖然設計相對簡單,典型的不銹鋼四極桿可能重達幾公斤。然而,將四極桿縮小并不容易,因為這樣做通常會引入制造過程中的錯誤。此外,較小的濾質器收集的離子較少,導致化學分析的靈敏度降低。

△此過濾器采用耐熱的玻璃陶瓷樹脂制成,通過3D打印能夠一體成型,避免了組裝過程可能產生的缺陷,這一點更有助于維持四極桿的性能
采用3D打印制造理想的四極桿
為了克服這種權衡,研究人員采用了增材制造技術,利用玻璃陶瓷樹脂制造了理想尺寸和形狀的小型四極桿,以提高精度和靈敏度。這種材料可以在高達900°C的溫度下承受,并在真空中表現良好。
該設備采用大桶光聚合工藝生產,通過將活塞推入液態樹脂桶中,然后照亮并固化微小間隙中的樹脂,一層一層地構建設備。
3D打印技術的優勢在于可以積極迭代設計,由于3D打印機幾乎可以形成任何形狀,研究人員設計了帶有雙曲桿的四極桿,這種形狀非常適合質量過濾,但傳統方法難以制造。
研究人員還在桿周圍打印了一個復雜的三角形網格網絡,以提供耐用性,并確保在設備移動或搖晃時桿保持正確的位置。
為了完成四極桿,他們使用了化學鍍技術,在桿上涂覆一層金屬薄膜,使其具有導電性。這一過程通過掩蔽化學品覆蓋除桿外的所有部分,然后將四極桿浸入加熱到精確溫度和攪拌條件的化學浴中來實現。這樣可以在棒上均勻沉積金屬薄膜,而不會損壞設備的其余部分或導致短路。
Velásquez-García表示:“考慮到3D打印機的限制,最終我們成功制造出最緊湊、最精確的四極桿。”

△QMF入口的3D CAD詳細顯示了將雙曲桿連接到上部結構的連接柱。四極桿的長度為12.5厘米,而相對桿之間的間距為12毫米
最大化性能
該團隊表示,相較于其它微型濾波器,他們的3D打印四極桿質量過濾器(QMF)可以獲得更高的分辨率。這些四極桿的長度約為12厘米,密度為同類不銹鋼過濾器的四分之一。
進一步的實驗表明,這些3D打印的四極桿在精度上可以媲美大型商業過濾器。
普渡大學化學教授Graham Cooks解釋道:“它的優點在于它比大多數商業同類產品更小、更輕,而且采用了增材結構的整體制造。對于其性能如何與四極離子阱相比,這是一個懸而未決的問題。四極離子阱依賴于相同的電場進行質量測量,但沒有像四極質量過濾器那樣嚴格的幾何要求,”
利物浦大學電氣工程和電子學教授Steve Taylor表示:“這篇論文代表了四極桿質量過濾器制造領域的真正進步。作者將先進材料、四極桿質量過濾器驅動電子設備和質譜制造知識結合起來,以低成本生產出一種性能良好的新型系統。”

Taylor補充道,由于四極桿質量過濾器是多種類型質譜系統的精密核心原件之一,因此這篇論文在整個質譜領域具有重要意義,該領域在全球范圍內代表著一個價值數十億美元的產業。
未來,研究人員計劃通過增加過濾器的長度來提高四極桿的性能。較長的過濾器能夠實現更精確的測量,因為當化學物質沿其長度移動時,更多應該被過濾掉的離子會逸出。他們還打算研究不同陶瓷材料,以提高傳熱性能。
(責任編輯:admin)
最新內容
熱點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