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勢造英雄 盤點2015年3D打印十大人物
作為推動工業4.0的一大秘密武器,3D打印經過市場的沉淀和時間的洗禮現在已形成了比較完善的技術體系。尤其是2015年,在世界各國利好政策的庇護下,3D打印應用范圍不斷拓展,市場規模快速增長,3D打印發展迎來春天。所謂時勢造英雄,這一年,3D打印行業里有人創業震驚海外,有人引領公司發展突破技術瓶頸,他們的一舉一動都代表著產業的發展方向。為此,OFweek3D打印網小編特意整理了“2015年3D打印十大人物”,以回首2015,展望2016。
No.1--王華明
想必2015年國內3D打印領域最熱門的話題無疑是參與制造運-20、C-919等大飛機,殲-15、殲-31等新型戰斗機鈦合金部件,有“中國3D打印帶頭人”稱號的王華明教授當選中國工程院信息與電子工程學部院士。至此,國內3D打印再添一大尖銳力量,增材制造發展如虎添翼。
王華明,北京航空航天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激光增材制造領域專家。起步迅速、屢屢破格晉升、擁有大量學術成就的青年學者,2006年“全國五一勞動獎章”及“國家杰出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北京航空航天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長江學者特聘教授”。現任材料加工工程學科責任教授、材料加工工程及自動化系主任、航空科學與技術國家實驗室“航空材料與結構”首席科學家。
2015年12月,中國工程院2015年院士增選工作經過兩輪評審會議,各學部初選和全體院士終選等程序,共選舉產生了70位新當選院士。其中王華明教授當選中國工程院信息與電子工程學部院士。
No.2--許小曙
關注3D打印的行業人士都知道,湖南華曙高科作為國內3D打印行業的“領頭羊”,在推動國內3D打印發展的過程中發揮著重要作用。這些年來,華曙高科一路披荊斬棘,贏得重大發展。尤其是2015年,華曙高科不僅突破技術瓶頸,提升了3D打印機的效率和精度,還積極與國外展開戰略合作,力圖將3D打印的火焰蔓延到國外市場。在這一年里,華曙高科的最新技術不斷助力中國智能制造,而這一切,就不得不提起它的領軍人--許小曙。
許小曙,國際3D打印制造領域知名專家,世界著名科學家,湘潭大學特聘教授,被譽為制定世界標準的湘大人。曾獲得過“世界100位應用科學領域突出貢獻獎”、“最佳人工智能獎”、“世界研究與開發100獎”(R&D100譽為工業界的諾貝爾獎)、“Dinosaur Award--恐龍獎”(終身成就獎)等世界級份量的獎項。
許小曙曾先后在美國3D打印龍頭企業(DTM、Solid Concepts、3D Systems)擔任技術總監,致力于SLS(選擇性激光燒結)技術工業化應用研究,他領銜研發了對制造業有革命性影響的“SLS技術”,并成為目前世界上最了解該技術的人,因此被譽為“SLS之父”。
(責任編輯: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