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多歲奮斗3D打印第一線:不忘初心 再鑄匠心 清華大學顏永年教授
時間:2016-05-05 08:38 來源:南極熊 作者:中國3D打印網 閱讀:次
![]() 上面這位70多歲了,仍然奮斗在3D打印第一線的前輩,值得我們尊敬。 顏永年,江蘇永年激光成形技術有限公司董事長。這位年入古稀的老教授、公司董事長,省協會理事長,更愿意我們稱呼他為“顏老”。說到3D打印,顏老,總會充滿激情而認真地講起上世紀八十年代,他與3D打印的“深情邂逅”。1988年,已經50歲的顏老正在美國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做訪問學者。原本是受清華大學所派去交流材料工程并學習水射切割技術,偶然得到一張工業展覽宣傳單,上面介紹了一種被稱為RP的快速成形技術,可以將物體從數字模型直接轉換成物理模型。這令他徹底改變了今后十年的研究方向。 RP快速成形技術的核心理念是“分層處理、層面制造、逐層疊加”,是由傳統的“去除法”到“增長法”、由有模制造到無模制造的巨大變革。擁有資深鍛壓、鍛造專業背景的顏老敏銳地覺察到這是一項十分重要的技術,有可能改變整個世界的制造技術路線。回國后不久,顏老就向清華申請了課題研究,成立了國內首個快速成形實驗室,還建立了清華大學激光快速成形中心。當時,為了引進國外先進設備進行科研,顏永年輾轉了解到香港某公司在代理3D SYSTEMS 的產品,但其在核心的控制軟件方面沒有什么經驗,于是顏老決定引進設備,自行開發控制軟件。由于清華大學團隊資金有限,買不起價格高昂的設備,于是雙方達成協議,由清華大學提供場地、人員等,香港公司提供SLA-250設備一套臺,成立北京殷華快速成形模具有限公司,共同研究開發快速成形技術。由顏老擔任董事長,帶領博士生在這家雖為公司但更具學術氣氛的公司里開發各種軟件,進行多項實驗,1992年完成了對用戶開放的RPM(快速成形與快速制造)研究與開發平臺。期間,國內多家高校相關學者紛紛來清華取經。90年代末,國內學術界形成了以清華大學、西安交通大學和華中科技大學三校為重點,多個區域各有特長的快速成形研究格局。 ![]() 74歲的顏老退休后再創業,用他的全部熱情去筑夢。2012年,顏老帶領研發團隊在昆山成立了江蘇永年激光成形技術有限公司,主攻金屬3D打印。基于20多年的研究成果,不斷創新,先后開發出激光選區熔化SLM設備、激光熔覆沉積成形LCD系統集成。選擇這個方向,是顏老對去實現“中國智造夢”的行動表現,一心牽掛著國家工業的發展, 顏老期待看到3D打印與傳統技術的結合,讓重型3D打印得到蓬勃發展,未來航空航天大部分重型關鍵部件都能用3D打印來做。在顏老的帶領下,經過三年多的發展,公司已經擁有了3600㎡的辦公和研發基地,曾先后獲得中國第三屆創新創業大賽先進制造行業組第二名,江蘇省機械行業創新型先進企業、江蘇省“專、精、特”新產品獎和江蘇省高新技術企業等獎勵和榮譽稱號。是中國3D打印技術產業聯盟發起的單位之一,是江蘇省機械行業協會增材制造理事長單位。公司立足自主創新為主體,以市場為導向,堅持 “產、學、研“ 市場化運營模式。與清華大學國家CIMS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吳澄院士建立”企業院士“工作站;與石家莊鐵道大學、華東交通大學、昆明理工大學、廣西醫科大學、江蘇3D打印產品質量監督檢驗中心分別建立了協同創新實驗室。 談到公司的發展未來,顏老說“我們要做 市場能接受、能夠和國外競爭的產品,然后在競爭中提升,從市場獲得資金,形成良性循環,堅持不斷創新,不斷突破,提高技術水平,為我國核能、海工、軍工、航空航天、模具、醫療及汽車制造業發展服務做出貢獻。 |
(責任編輯:admin)
最新內容
熱點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