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玉宇代表:讓3D打印推動醫療器械產業彎道超車
“我國醫學3D打印技術跟國外幾乎同步,在個別領域可能還超過他們,但產業化的步伐仍落后于西方發達國家。”全國人大代表、廣州邁普再生醫學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袁玉宇告訴科技日報記者,目前國內高端醫療器械大部分被跨國企業壟斷,通過3D打印技術的應用,有可能使我國在部分高端醫療器械制造領域實現彎道超車,最終減輕醫療負擔。
3D打印技術被業界稱為推動21世紀醫療個性化、精準化、微創化和遠程化發展的重要技術支撐。袁玉宇表示,據不完全統計,截至2017年底,美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批準的3D打印植入物注冊證書已經有100個左右。而我國目前只有三款器械通過了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認證。
一份最新研究報告預測,從2015年到2020年,全球3D打印醫療市場的年均復合增長率將達到26.6%,到2020年全球3D打印醫療市場的銷售額將達到23.638億美元。中國增材制造產業聯盟統計數據則顯示,2016年我國3D打印產業規模達80億元,3D打印在醫療領域的應用才起步。
如何加快我國3D打印技術創新,推動國內醫療設備高端制造業快速發展?
袁玉宇建議,增強自主創新能力,建立以企業為主體,產學研醫相結合的技術創新平臺;加強對高端人才及科研團隊的政策支持;建立3D打印科研成果快速轉化和有利于原創成果孵化的體制機制;推進醫療器械審評審批改革,加速3D打印創新醫療器械的上市;降低3D打印醫療器械市場準入門檻,加快產品的產業化進程。
“對于3D打印個性化的產品,建議國家下放部分收費目錄的審批權,給予醫院一定的自主權。”袁玉宇建議制定相應的國家創新醫療器械產品目錄,使產品不占醫院耗占比,縮短產品轉化周期,充分發揮市場調節功能,讓創新成果能更直接、快速地應用于臨床。
(責任編輯: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