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保暉:3D打印技術蓬勃發展取決于應用
北京意諾佳科技技術總監兼創始人宗保暉
我第一次接觸3D打印是在1999年,那時這項技術還被稱為叫RP快速成型,追隨顏永年教授在北京殷華激光快速成型與模具技術有限公司工作,從事FDM工藝的3D打印機的設計和工藝開發,該公司是從事3D打印比較早的公司, 一直工作至2004年,從殷華離開去聯想從事產品設計。
一、3D打印與各行業存在交叉點
我們公司09年成立到現在,有幾千個案例,近千個客戶,客戶遍及從航空航天、軍工、汽車制造、博物館、文化創意、石油化工、數字化精準醫療、智能硬件等等各個行業,只要有形狀的需求到我這里都能找到解決方案,我們有能力把3d技術深入到各個行業,對這項事業充滿著信心。
二、目前的現狀值得深思
但目前國內3D打印行業,還是對設備關注多,對于應用關注少,我們開玩笑說,計算機是軟件發展快過硬件,軟件催著硬件發展,而3D打印是正好相反,設備造出來,當前真正需求小,可以說很多需求都是部分生產廠家自己想出來的,從數量和盈利看,我們這種做應用企業的數量少于生產廠家或盈利比生產廠家低很多,是不正常的現象。從目前技術情況下,我們這類公司的服務水平和發達國家的制造水平基本持平,但我們的盈利情況比發達國家少很多,如果國家或投資機構看到這些,應該大力支持3D打印的應用,這樣可以輕松趕上發達國家加的水平。
三、對3D打印產業的個人認知
以我從事的相關行業的經歷和產品的整個產業鏈來看,3D打印行業相比其它制造業比較,它不是一個產值和需求很大的行業,以前都只按照其行業自身發展規律正常發展,最近幾年忽然廣泛蓬勃起來,我剛開始覺得非常高興,但走過幾年發現這個蓬勃發展有些是拔苗助長式的,像小孩穿了一個大鞋很容易摔跟頭,就是訂單量沒有增加,而利潤下降很多,既然這樣的事情已經發生,而且不可逆,我們這類做服務的公司現有的業務利潤不足以生存的時候,要深入發掘客戶需求和行業需求,用我們最精準的服務滿足各類客戶需求。
附個人簡介:
宗保暉,北京意諾佳科技技術總監,創始人,
1999年 北京殷華激光快速成型與模具技術有限公司,從事FDM工藝和LOM工藝的設備設計與制造,開始與北大口腔醫院做數字化醫療。
2004年 聯想北京有限公司IDC 創新設計中心工作,從事產品設計和快速模具,供應鏈管理工作,08年奧運會火炬的設計團隊,多個紅點獎的設計團隊。
2009年至今 北京意諾佳科技有限公司技術總監,國內最早做整容手術規劃導板的公司之一,目前每個月做將近30例手術,共做幾百例手術規劃,國內較早做數字化博物館和文物數字化的公司之一。
(責任編輯: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