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秉恒:在山西發展3D打印技術將大有作為
自中國共產黨山西省第十一次代表大會首次提出“實施晉商晉才回鄉創業創新工程”,晉商晉才回鄉創業創新工程啟動大會從方案起草、聽取匯報、領導批復到組織實施歷經了4個多月。3月16日,全國“兩會”剛剛閉幕,啟動大會在京舉辦,彰顯了山西堅定轉型創新、實現振興崛起的信心和決心。
16日上午,中國工程院院士、西安交通大學教授、博導盧秉恒作了發言:
2015年5月,國務院正式頒布了《中國制造2025》。2016年12月,增材制造國家創新中心正式掛牌成立。2015年2月,《國家增材制造產業發展推進計劃(2015-2016年)》正式發布,從國家戰略高度提出3D打印的發展目標和方向。山西省與3D打印技術相關聯的產業集群有煤化工產業集群、鋁鎂合金產業集群、不銹鋼產業集群、鑄造產業集群、新能源汽車等,在山西發展3D打印技術將大有作為。
2016年12月,全國第9個綜合配套改革試驗區——山西省國家資源型經濟綜合配套改革試驗區正式獲批。綜合試驗區由太原、晉中兩市8個園區整合而成,并向南、向北建立擴展區,總規劃面積約600平方公里,形成一個戰場、兩個集團軍協同作戰的格局。
轉型綜改示范區將重點在增材制造、新能源、新材料、電子信息、健康醫藥、現代建材等領域建設一批專業化產業園區;在大數據、新能源汽車、高端煤機裝備、高速鐵路裝備等領域建設一批產業集群;形成創新引領、配套齊全、集群化發展、占據產業鏈高端的戰略性新興產業和高新技術產業體系。3D打印增材制造及材料研究在其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應該盡快由山西省科技廳等政府部門主導創建山西省增材制造產業創新聯盟,制定山西增材制造發展規劃,穩步推進3D打印技術的創新和發展。山西省在3D打印產業領域的發展已經有了很好的基礎,已形成了相對完整的創新鏈、產業鏈和服務鏈。山西國控產業技術設計研究院在非金屬材料研究領域有著悠久的歷史和很強的實力。院士工作站在技術轉移、科技成果轉化并實現產業化、人才培養、提升企業創新能力以及推動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實施等方面有重要的作用,2016年由山西省科協牽頭成立的3D打印材料研究中心院士專家工作站正式掛牌運行,為山西發展增材制造產業奠定了很好的基礎。
建成后的山西3D打印材料研究中心將成為增材制造國家創新中心的重要成員單位,將開展高分子材料(如:TPU、高強度耐高溫光敏樹脂、高性能陶瓷及高分子復合材料)、建筑3D打印材料及金屬材料等方面的研發及推廣應用。
山西3D打印材料研究中心力爭在建成兩年內完成增材制造國家創新中心山西分中心(既:山西增材制造材料研究中心)的建設。山西材料研究中心的建設將極大提升山西增材制造材料研究的實力,為實現技術突破,搶占材料研究的制高點打下堅實的基礎。
此外,還應設立3D打印技術產業化扶持基金,助力3D打印工業的健康發展。希望省政府撥出部分產業引導基金與項目企業共同發起設立總額10—30億的3D打印技術產業化基金。形成政、產、學、研、用協同發展的模式,吸引國內、國際的院士專家,高科技人才到山西創新創業,為山西省的經濟結構調整,產業轉型升級,科技人才積聚,科技競爭力的提升做出貢獻。
(責任編輯: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