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道生:我堅信一定會做出全球領先的3D打印技術(3)
5.您在《3D打印的變與不變》這篇文章中寫到:“對于2017年,我個人充滿了期待。首先,我們公司應該會推出讓大家耳目一新的新技術產品。“您對2017年3D打印行業最大的期待是什么?貴公司的這一新的技術產品什么時候可以推向市場?對3D打印市場哪些方面有深刻的影響?
蔡道生:我還是自私的,我最期待的還是我們的合作伙伴跟我們一起推出有影響力的產品,當然我也希望整個行業百花齊放,特別是材料研發單位能夠看清技術發展趨勢,不要總是跟著別人走。現在國內與國外的主要差距在于新技術、新材料、新工藝相結合方面的探索不足,我們自己的小團隊可以做一些新技術、新工藝方面的研發,但是我們的材料研發跟不上,我跟很多做材料的說出了一些研發思路,但多數仍然還是自娛自樂的跟著別人走。我是希望自己的新產品在六月份之前可以面試,可以透露一下就是高精度、高強度、高速度的經濟型全彩3D打印機,不是石膏全彩3D打印機,該技術應該會影響到人像、玩具、手板等很多行業,在此基礎之上接下來會有更多應用領域的產品出現,比如陶瓷、橡膠、高強度纖維材料等方面。
6.您在這篇文章中也講到:“我期待行業各聯盟能建立一個真正互惠互利的體制,讓大家真正抱團發展,而不是拉幫結派。”是什么原因造成了3D打印業內拉幫結派?如何真正做到抱團發展?
蔡道生:通常拉幫結派的人都是不夠強大的,他們需要通過打壓別人謀取自己的利益,雖然很多是制度和利益造成的。我們喊口號“抱團取暖,合作發展”,但又很少真正能做到抱團,大家在利益面前往往是相互拆臺。要真正實現抱團發展,就要建立一個合作才能互贏、斗爭就要懲罰的體制,當然這又是很難做到的,要讓所有的人一起合作幾乎是不可能的,那么可以考慮先成立一個相對小的組織,大家在這個組織里的共享資源、取長補短、相互促進,然后在逐步吸納更多的會員加入。一般一開始就是大而全的協會或組織,對會員吸納通常沒有判斷和核定標準,多以會費來確定會員在組織內的地位,這樣的會員大多都是各取所需,在其他利益或壓力面前很容易就土崩瓦解。我曾建議成立一個小范圍的商業同盟或技術同盟,在同盟內制定一個規則,大家相互取長補短,共同應對同盟外的競爭,做出一定影響后,逐步吸納其他成員加入。
7.您如何看待2017年國內3D打印行業發展趨勢?全球3D打印發展趨勢又會如何?
蔡道生:2017年整個行業肯定還是快速發展,趨勢還是“快速原型”向“快速制造”發展,注重創新研發的企業才能最終走到最后,對于2017年,我的感覺是新技術一定會引領行業發展,資本會是促動行業發展的主要推手,平臺型企業還需繼續堅持等待。
8.您曾經在一篇文章中講過:“我自己幾年前也很迷惑,雖然看好但卻找不到突破的方法,這一點曾經極度讓我困惑。但現在我非常相信,3D打印會滲透到各行各業,影響整個制造業。”您可以分享一下您幾年前困惑的原因嗎? 為什么現在這么相信3D打印會滲透到各行各業,影響整個制造業?
蔡道生:幾年前困惑一方面是因為自己的知識水平有限,找不到可以真正影響制造業的3D打印技術方案,而我們所知道的當時的技術我還真不認為有太大的應用前景。所以當時在濱湖力求做大企業時都是向別的行業方向發展考慮,一度都決定引入伺服壓力機研發團隊。另一方面是當時整個行業很小,影響力也不夠,很多新技術新原理都還不能與行業結合。而現在,很多新技術新原理應用到3D打印技術中產生了有革命性意義的3D打印技術,現在已經可以看到,在不久的將來,各行各業的很多功能零件不僅可以通過3D打印技術快速經濟地得到,而且一些傳統技術手段不能制造的復雜產品也都可以很容易通過3D打印技術得到,3D打印對制造業的作用將會凸顯出來。我很明顯能感覺到,通過3D打印技術,不僅可以影響傳統制造業,還能極大促進某些特殊行業(如生物醫療)的蓬勃發展,甚至影響到物流業和倉儲業。
9.看到您一次在微信圈分享過這樣一句話:“當我們進入3D打印這個行業的時候,可以是一種激情、或者喜好、甚至跟風。但要真正做好,就必須深刻思考自己是否真正懂得3D打印。當若干年過去,被人尊重的應該是你為之做出的貢獻!”從您的觀點,什么才叫是真正懂3D打印?
蔡道生:你應該幾次提到希望我寫篇“如何真正懂得3D打印”的文章,前幾次都被我婉拒,原因是我感覺自己學識真的有限,特別是最近一些新興3D打印技術的出現讓我感覺學到不少東西,這樣的話寫出來一定不夠深度。但最近一段時間,網絡里經常會發一些具有顛覆性進展的新聞,雖然很多技術進步令人驚嘆,但部分我在看了標題之后就不再看正文,大概我就知道不會有太多驚人的進展。突然我還是覺得有必要告訴大家學會一點方法,初步做到如何去判斷一些事情的真偽,算是我個人的一個從業經驗,供大家參考。
(責任編輯:admin)